课件编号12841494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136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七年级
  • cover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 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 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 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对于如图所示工具,《土贵要予赋水轮》中这样描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物”的作用是(  ) A. 灌溉 B. 耕地 C. 鼓风 D. 播种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最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 遣唐使多次来华 B. 鉴真东渡日本 C.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D. 玄奘天竺取经 一方面在与日本、天竺等的交往中,先进的唐朝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周边国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唐朝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唐朝文化更加辉煌。依据材料指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突出特点是(  ) A. 单一交往 B. 双向交流 C. 闭关锁国 D. 和亲 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该书稿是颜真卿因唐玄宗时爆发动乱致其侄子遇难无比悲愤而写。这场动乱是(  ) A. 黄巾起义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陈桥兵变 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是被誉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  ) A. 李白 B. 苏轼 C. 白居易 D. 杜甫 如表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收复建康 取得郾城大捷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 卫青北击匈奴 B. 黄巢起义 C. 岳飞抗金 D. 成吉思汗西征 归纳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笔记片段,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①澶渊之盟 ②早市夜市的出现 ③纸币出现 ④苏湖熟,天下足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变化 南宋绍兴十年(1140),仅广州港的市舶收入就达一百一十万贯,广、泉、明三州外贸平均收入达二百万缗。这主要说明(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南宋时海外贸易兴盛 C. 南宋时人们热衷做买卖 D. 南宋时人们生活水平高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评述。成吉思汗被评为一代天骄,是因为他(  ) A. 建立蒙古政权,完成蒙古草原的统 B. 消灭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大一统 C. 建立元朝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D. 重视农业发展,开创盛世局面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 繁荣与开放 B. 分裂走向统一 C. 文明初露曙光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西藏自古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是(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A. 士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农民的需要 D. 达官贵人的需要 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象地描述了宋代的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中国古代文化繁荣,成就显著,“婉约新词晏柳倡,清真漱玉竞芬芳。苏辛豪气今犹在,铁马秋风更激昂。”这几句诗称赞的是(  ) 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明清小说 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因为(  ) A.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 镇压边疆的叛乱行为 C. 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 D.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又将来临,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复习迎考。通过公开公平地考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