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宇宙之旅》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宇宙之旅》,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的想象画的创作。宇宙是个无限而遥远的空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认识、利用和征服宇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幻想。课本选用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英雄杨利伟驾“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航行太空的图片及其他飞船、卫星图片等,让学生感到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及了解太空的欲望;借用此图,意在激励学生的航天梦想,成为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设计者和探索者,造福人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浅显的宇宙飞船和中国航天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能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了解国内大喜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浅显的宇宙飞船和中国航天方面的知识,拓宽思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了解和掌握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师: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的照片,“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有关宇宙、卫星、航天发射中心、外星人、太空城市等的图片资料,和优秀学生作品。 2、学生:铅笔、橡皮、油画棒、水彩笔等。 五、说学生: 《宇宙之旅》能抓住小学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少年比较喜爱的题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但需要启发联想,激发想象能力。很多学生喜爱阅览科技方面的书籍,他们已经具备一些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在课前我让学生多搜集此方面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量,开阔他们的眼界,更主要是启发学生在此基础上大胆幻想,充分展示他们的奇思妙想。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进行绘画创作、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借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 六、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观看太空的图片资料。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精神。3、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标新立异。 七、学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3、学生自评、互评法通过自评、互评,不仅进行了思想沟通,达成共识,而且对自己的画和作品有了新的认识,找出缺点和优点,不断改善,提高绘画水平、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说过程 (一)激情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那是我们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的飞天梦。这个梦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实现了。(出示课件: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视频)通过这段视频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答:略)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进步,继神舟五号之后,我国又有多个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出示图片)今天让我们也来乘坐飞船进行一次宇宙之旅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民主导学 1、直观分析,了解新知同学们,你们了解宇宙飞船的哪些相关知识?(学生答:略)宇宙飞船是从地球发射的可在宇宙飞行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载人航天器。它能基本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工作。目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