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56217

历社八上4.1.3《北方的民族交融》同步试卷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6533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社,4.1.3,北方的民族交融,同步,试卷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社八上4.1.3《北方的民族交融》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答案】B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由题干图片“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 A项北方统一图片不能反映,不符合题意; B项民族融合是题干图片“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的内容,图片“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体现了少数民族穿着汉族服装、汉族人吃少数民族的食物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物质、文化相互吸收、学习的信息,符合题意; C项中外交流图片无法体现,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民族间交流融合的信息,而不是中外交流的信息,不符合题意; D项文化昌盛图片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族融合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民族融合的有关内容。 2.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合称“五胡”的是(  ) A.匈奴、鲜卑、羯、氐、羌 B.匈奴,蒙古、羯、氐、羌 C.匈奴、鲜卑、羯、蒙古、羌 D.匈奴、鲜卑、羯、氐、蒙古 【答案】A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五胡”是匈奴、鲜卑、羯、氐、羌,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教材内容,掌握历史上的“五胡”的有关知识。 3.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进行了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说明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孝文帝改革的成功,说明了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孝文帝改革对促进北方民族交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不可能怪异,所以④错误,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4.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A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反映民族交融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阳地处中原,家家学习胡乐,说明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反映民族交融,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反映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选项C反映戍边的情景;选项D北方草原美景,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5.东汉末年以来,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有(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