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77613

第二单元《孔、孟、庄的思想世界》课件(共22张PPT+2视频素材 )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71120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课件网) 孔、孟、庄的思想世界 学习目标: 1.阅读适量的诸子散文,重点阅读儒家、道家的经典散文,提升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 2.体会儒、道思想的不同特点,加强理性思考,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先贤的作品,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3.理解、认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一:慎思·明辨(猜想推断) 活动二:细读·博观(小组分享) 活动三:鉴古·观今(超级演说) 活动一:慎思·明辨(猜想推断) 推断下列名言来自儒家还是道家圣贤之口: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巧言令色,鲜矣仁。 推断下列名言来自儒家还是道家圣贤之口: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 推断下列文段中的A,最有可能是孔、孟、庄中的哪一位? 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A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注释:放:流放;残,毁义之人;贼,毁仁之人 从中可以看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修养之仁———统治者之仁,即仁政;重视礼———可能推翻无道之君,即民本 推断下面故事中的A是孔、孟、庄中的哪一位? A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先行去表达)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 A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yè,拖着)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ú)中。” A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精神自由自我价值实现 活动二:细读·博观(小组分享) 孔子: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3.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7.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9.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0.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在孔子看来, “仁”的内涵极为丰富,它并不是硬邦邦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存在于人的生活和行为之中。爱人是“仁”。克己是“仁”,推己及人也是“仁”。 “礼”的主张是“克已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