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43943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259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期末
  • cover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 ○…………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 :_____ 姓名: _____ 班级: _____ 考号: _____ ) ( …………○…………外…………○…………装…………○…………订…………○…………线…………○………… )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将“589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 A. 隋朝的统一 B. 开通大运河 C. 开创科举制 D. 唐朝的建立 大运河的开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下列关于大运河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文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B. 大运河北抵余杭,南到涿郡,全长2700多千米 C. 大运河的开通,推动了隋朝进入盛世局面 D.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毛泽东评论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一位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武则天的“治国之才”表现在(  ) A. 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 B. 镇压农民起义,建立唐朝 C. 开通运河 D. 励精图治,任用酷吏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下列人物属于唐朝时期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  ) ①鉴真②文成公主③玄奘④魏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鼎盛局面,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②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③统治者励精图治 ④社会开放、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治者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北宋结束了割据局面,完成大一统 B.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削弱相权 C. 设置通判,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 为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成吉思汗的贡献是(  ) A. 建立蒙古政权 B. 建立元朝 C. 统一元朝 D. 建立明朝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最能反映唐太宗“先存百姓”治国理念的措施是(  ) A.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B. 任用贤能 C. 轻徭薄赋 D. 完善三省六部制 大唐王朝近300年间,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长安城更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各族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  ) A. 封闭、保守 B. 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 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 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一方面他屡受周边少数民族的欺负;另一方面,它的社会经济并没有停止向前发展。这个朝代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抒发了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金军)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其中“靖康耻”指的是(  ) A. 元灭南宋 B. 金灭北宋 C. 金灭南宋 D. 辽灭北宋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其谜底应是(  ) A. 秦汉时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