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白杨礼赞 基础过关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yì)_____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sǒng)_____立,不折不(náo)_____,对抗着西北风。 (1)拼音处填写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翼 耷 挠 B.逸 耸 饶 C.逸 耷 挠 D.逸 耸 挠 (2)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泛”字的解释,你认为文段中“微微泛出淡青色”的“泛”字的义项是_____。(填序号)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_____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_____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_____,便确是经过_____的语言的精华。 A.映入 交错 聚积 妙手偶得 锤炼 B.扑入 错综 堆积 妙手偶得 锤炼 C.扑入 交错 堆积 信手拈来 雕琢 D.映入 错综 聚积 信手拈来 雕琢 3.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属于感叹句,也是全文的主旨句。 B.“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句子的主干是“这是树”。 C.“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文中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再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能力提升 4.阅读选段,完成问题。(7分)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选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能否去掉 请说出理由。(4分) 答:_____ (2)请你结合选段和学过的历史知识,用四字词概括中国抗战军民的精神和意志。(3分) 答:_____ 5.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9分)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