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63617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6303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期末,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总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 A.《英雄交响曲》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游击队之歌》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西藏自治区成立 C.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4.“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新衣村建设 5.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6.“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间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 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 A.杨利伟 B.邓稼先 C.翟志刚 D.袁隆平 7.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钢为纲” “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 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9.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动荡岁月 D.历史转折 10.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 A.翻身解放 B.对外开放 C.公私合营 D.联产承包 11.影片《你好,李焕英》中,女主回到1981年的国有企业,浓浓的80年代国企工厂怀旧风吸引了很多观众。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呼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松绑”指的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12. 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992年初,他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 A.完成了国家建设的拨乱反正 B.打破了对于人们的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深化了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 1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4.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 A.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5. 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