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64516

【备考2023】2022—2018年中考真题按课汇编第9课辛亥革命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0439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生,教师,试卷,辛亥革命,9课,汇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 (教师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8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中考10.)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自强”“求富”,而是“救亡”。此后资产阶级进行了两条路径的“救亡”探索,代表性的事件是( D ) A.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B. 金田起义、洋务运动 C.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 D. 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2.(2022云南省中考10.)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夺取军械库,然后攻打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 )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3.(2022南通中考6.)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C ) A.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4.(2022绥化中考12.)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C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5.(2022河北中考2.) 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A ) A.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6.(2022百色中考5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它”是( C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022广东中考 12.) 有学者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桩扣人心弦的事件。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苏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该学者重点强调( D ) A. 欧亚大陆的联系 B. 封建帝制的危害 C. 法国大革命影响 D. 辛亥革命的意义 7.(2022白银中考4 .)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描述的是( D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8.(2021张家界中考8.)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下列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B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终结了中国封建制度 C.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9.(2021北部湾经济区8.)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提到:“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以上材料论述的是( D ) A.辛亥革命的背景 B.辛亥革命的经过 C.辛亥革命的特点 D.辛亥革命的影响 10.(2021昆明7.)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这次起义是( D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1.(2021遂宁市3.)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关联信息判断,中间空白框内应填( C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