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材同步 大象版(2017)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开心游乐场 1 小船与浮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浮力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标:(1)通过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反思,逐步形成反思与评价能力。(2)提高学生动手实验和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了解科学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间的表达与交流,经历观察、实验、讨论、反思等探究活动,形成对浮力的初步认知。 【教学准备】 小船图片、沉浮实验盒、水、塑料块、铁块、玻璃球、泡沫板、苹果等水果、橡皮泥、木块、钩码、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表达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诗词大会吗? 师:请听下面的诗句与哪种交通工具有关? (播放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生:船 师:恭喜你,答对了。船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呢? 生:休闲娱乐、运送货物…… 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出示小船浮在水面上的图片) 生1:因为船有浮力。 师:浮力 什么是浮力 是船自带的吗 生2:不是船有浮力,是水对它产生浮力,船才能在水里浮起来。 师:物体都能浮在水面上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船与浮力》(板书课题:小船与浮力) 二、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初步概念。 (2)通过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反思,逐步形成反思与评价能力。 (3)提高动手实验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描述定义 师:小船能浮在水面上,其实就是因为受到了水对它向上的托力,我们把这种向上的托力叫浮力。(出示箭头表示向上的托力)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呢 生:浮标、筷子、游船、皮划艇、树叶…… 四、观察猜想,活动验证。 师:生活中这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吗? (出示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播放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1)预测物体的沉浮。 (2)拿起物体轻轻接触水面然后松手,观察物体沉浮现象并填写记录单。 (3)实验完毕将物体擦干放回原处。 师:好, 请组长拿出实验材料活动开始。 师:时间到,请组长整理实验材料。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在活动中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组发现草莓是浮起来的。 生2:我们组同学都预测苹果会下沉,但是实验发现它是浮起来的,我们觉得很神奇。 师:真是实践出真知啊! 生3:塑料片用手轻轻一按就能沉入水中,但是泡沫板要使比较大的劲儿才能将它按进水里,但是又迅速浮起来了。 师:掌声送给我们的实验小能手。 生4:物体沉下去的速度也不太一样,玻璃球沉得很快,但是橡皮泥就沉得比较慢。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好多平时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现象,这种探究精神值得发扬! 五、规范操作,实验探究。 1.预设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苹果、草莓、泡沫板……这些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呢 是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吗 生:浮力 师:那为什么橡皮泥、玻璃球、铁块……这些物体在水中又会沉下去呢 生1:我认为浮起来的物体像船一样,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才会浮起来。沉下去的物体因为没有受到浮力,所以沉下去了。 生2:我反对,我认为物体在水里应该都受到了浮力。 生3:我有疑问,物体在水里应该都受到了浮力,为什么玻璃球还会下沉呢? 生4:我来回答,可能是因为玻璃球受到的浮力太小了,所以还是沉下去了。 师:看来关于物体的浮力,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猜想。 师:大家认为浮起来的物体是受到了水的浮力。那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了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 2. 小组合作,实验验证 师:浮力既然是一种力,那就需要用专门的仪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测力计使用方法”微课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步骤来验证物体在水中是否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