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71468

第11单元第21节 德彪西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57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21节,德彪西,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
  • cover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体验、感受、参与、探究、对比、讨论等学习方式,让他们了解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和多元文化,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本课旨在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音乐中想像画面、从绘画中体会音乐,通过对欧洲印象派几个绘画与音乐作品的介绍、鉴赏和比较,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分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体验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美好意境。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极其《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音乐作品欣赏。用一课时完成。 教学分析:印象主义音乐是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有着深刻的影响。本单元(第11单元,第21节)是一个独立的“印象主义--德彪西”单元,专门介绍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及其作品《大海》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等,主要以《大海》为重点欣赏曲目,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点。交响素描《大海》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它由三幅交响素描组成。生动地描绘了充满阳光的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本课欣赏的是《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 拓展与探究第一题,意在启发学生聆听《大海》音乐时,想象大海的“情景”,从感性上接触、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 在拓展与探究第二题中,要求让学生对比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让学生比较这两首乐曲在旋律、节奏和色彩上的异同。比较的重点放在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在音乐风格上的不同特点上。 课标要求通过学习、鉴赏,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结合、对照课本上的插图《印象·日出》、《神奈川冲浪里》、《康威尔斯小姐像》等名画,引导学生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和美术之间的共通关系。 对印象主义音乐的认识,要求主要依据本单元的“导言”和课本147页一段知识性文字(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学生认识印象主义音乐,主要是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体验其风格特征。关于印象主义音乐知识,可以以课本上的文字介绍为度,不必过多讲解。 学情分析: 德彪西的《大海》是一部很难驾驭的作品,这不仅仅因为其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而不要说学生,就是 连 老师们也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很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我们再不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将会是多大的遗憾啊  因此,面对这些很难驾驭的音乐作品,我还是决定引领学生一起去探究了解它。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但是,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在这节课上,我用多种比较的手法切入,把美术中的线条图形色彩和不同音乐作品联系比较,把印象派的风景画作品与具有相同意韵的音乐作品联系比较,又把不同乐派的音乐作品联系起来对比欣赏,采用通感联觉的手法,通过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比较作品音乐的风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进而能顺利地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征。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初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共通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印象派绘画作品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