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989890

第六单元《黄河的故事》 教学课件 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共45张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43229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六,音乐,PPT,45张,下册,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黄河的故事 湘艺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音乐赏析 第三节 课堂思考 第四节 课堂小结 目录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第 一 节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20世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鬼子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黄河两岸的父老乡亲在战乱中流亡,在悲痛中呐喊,在愤怒中抗争。故事中张老三和王老七的经历,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的音乐剧表演吗?今天让我们走进主人公,看他们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音乐赏析 第 二 节 背景介绍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学唱 《黄水谣》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第一幕 逃亡 【朗诵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这儿发源。黄水奔流,水急浪高。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呀豆花香,百姓喜洋洋。可是,东方海盗放出杀人的毒焰,千百万同胞被迫扶老携幼,流亡他乡。 《黄水谣》(《黄河大合唱》之四) 欣赏 演唱欣赏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伴奏 音乐卡片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同学们观察歌曲,本首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可以分为三部分,A、B、C 音乐卡片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A段以抒情而深切的民谣式音调,描述黄河两岸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创造美好家园的情景及成功后的喜悦。 音乐赏析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B段曲调缓慢低沉,由悲痛的呻吟逐步推向愤怒的控诉,悲怆的音调中蕴含着切齿的仇恨和反抗的力量。 音乐卡片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C段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黄河奔腾依旧,而遭到破坏的人民生活,却呈现出一幅凄惨景像,歌声在平稳、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 音乐互动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随录音哼唱歌曲,感受三个部分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音乐互动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让我们为歌曲设计表演 作曲者介绍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冼星海(1905-1945) 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我国20世纪音乐的杰出代表。他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鲜明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对民族解放斗争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主要作品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四部,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等五百余首。此外,还创作了交响曲、交响组曲、独奏曲等器乐作品。 音乐互动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老师邀请一位同学朗诵,其他同学分组参与表演。 人物 张老三,黄河边上的农民 王老七,流落到黄河边的东北小生意人 男女村民若干,其中有老妇人、村姑等 游击队员若干,鬼子兵二三人 主持人(负责报幕及朗诵) 音乐互动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第一幕 逃亡 主持人朗诵完后,《黄水谣》音乐起,剧中人物随音乐表演。 【表演设计建议】 段:黄河奔流的动态队形及村姑们的歌表演。 段:鬼子兵横冲直撞,烧杀掳掠,张老三被抓去当苦力。 段:百姓扶老携幼,四处逃亡。 《河边对口曲》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第二幕 相遇 【朗诵词】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是,我们难道永远逃亡?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天不能安身。心中的仇和恨,如同奔腾的黄河水。拿起刀枪,赶走侵略者!黄河边上两个老乡的对唱,正是当年流亡百姓的真实写照。 《河边对口曲》(《黄河大合唱》之五) 欣赏 演唱欣赏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