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彝族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彝族舞曲的风格,体验民族舞曲之美,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能熟悉并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分析单三部曲式结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听觉,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内容及意境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民族舞曲体裁有初步了解;认识并记住琵琶的音色和器乐独奏这种音乐表演形式。 教学重点: 聆听琵琶独奏《彝族舞曲》,哼唱舞曲主题旋律,感受音乐要素在不同主题音乐的丰富表现,体验彝族舞曲音乐。 教学难点: 分析乐曲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教学方法: (一)教法:本课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情境创设法为主要的教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音乐。 (二)学法: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法是参与体验、小组合作。 教学用具: 琵琶、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彝族舞蹈《烟盒舞》,创设情境,师生随音乐拍二拍子为舞蹈伴奏,让学生感受到独特鲜明的彝族音乐风格。 2.简单介绍彝族及彝族的风俗活动。 (师:彝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一,其中,大部分人居住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其余则分散居住在云南、贵州等地。彝族人民性情爽朗,热爱生活,能歌善舞。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描写彝族舞蹈的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 3.揭示课题《彝族舞曲》 二.欣赏乐曲 1.聆听乐曲引子部分,学生想象画面并聆听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总结:山寨夜色 由慢渐快 恬静优美) 2.欣赏A乐段。 (1)聆听A乐段,学生初次聆听乐曲的速度和情绪。这一段描写的是怎样的舞蹈呢?(慢板 柔美的 姑娘漫舞) (2)再次聆听,问:“这一乐段中包含几个音乐主题?有没有重复的主题?” (3)出示曲谱,通过对比,从而得知:A段是一个单三部曲式结构,主题a与 b间形成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有机联系。 (板书:a+b+a’ 单三部曲式结构) (4)指导学生随琴哼唱主题旋律。a主题用“l u”哼唱。 (5)出示《新彝族舞曲》主题歌词,请学生跟随主题a旋律演唱,再次感受音乐主题,加深主题印象。 3.欣赏B乐段。 (1)依次欣赏B乐段中的主题a、b、c、d,完成连线题。 (2)再次聆听,学生分组为四个乐段编创舞蹈动作。 (3)集体跟音乐表演。 (4)教师小结:B段是一个多段体结构,是舞曲的高潮部分,琵琶用不同的手法充分表现了四个主题不同的情境。音乐速度的变化会导致整个乐曲情绪的变化,可见音乐要素是影响音乐作品民族性的关键。(师:这场盛大的晚会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乐曲的结尾部分。) 4.欣赏乐曲A’段。 三.创作实践。 教师演奏,学生完整欣赏全曲,按照之前编创的律动,随不同音乐主题做不同的律动动作,全班一起表演。 四.教师总结。 琵琶用扫弦的手法表现出节奏的粗犷、彝族男子的豪放,用推挽的手法表现出旋律的柔美,彝族女子的娇媚。“刚、柔、静、动”这四个简洁的字能完美的诠释这个作品浓郁的民族特点和鲜活的生活气息。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热爱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喜爱少数民族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 五.师生告别。 六.结束教学。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