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97454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50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上册,物理,八年级,北师大,物体
  • cover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学课题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米和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常用的长度单位形成具体观念;体积的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的换算关系.知道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测量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会正确使用量筒(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不同,知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方法.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能根据日常经念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体积.过程与方法体验和感悟我们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中经常要知道物体的尺度,要知道物体的尺度必须进行测量,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体验刻度尺使用时的方法,视线的看法,读数的方法,记录的方法;量筒(杯)的读数方法.通过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区长度单位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获得对国际单位的初步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长度,体积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质量,体积,密度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通过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仪器材料 演示仪器:直尺、三角尺、皮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量筒、量杯、烧杯、水学生实验;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纸条、棉线、大头针、长铁块、圆柱体、圆纽扣、金属丝、量筒、烧杯、水 教学方法 错误尝试法,让学生暴露问题,引起重视 课时 1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长度(L)及其测量1、单位及换算: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最小刻度(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3、误差(1)误差概念.(2)产生误差的原因和及解决办法:(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二、体积(V)及其测量:1、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2、单位及换算:1 m3 = 1000 dm3 = 106 cm33、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汇报收集资料过程中的心得 引导:宇宙万物,大到银河系,小到原子、分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 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本节课来研究一下物体的长度和体积.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作业: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区长度单位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设计的板报内容很丰富.下面请大家谈一谈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你都有什么体会?(学生回答时教师要在黑板上做简要记录,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交流心得(能够回答出过去的标准不准确,各国或地区标准不统一不便于交流,所以应该有一个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可) 学习长度的单位、单位换算,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长度的国际单位及符号、常用单位及符号以及单位间的换算这部分知识学生比较熟悉,教师可以 用提问或直接给出的方式授课.做例一教师先用准备好的物体演示一下1米、1分米、1毫米的大小,后提问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1分米、1毫米?(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正确的回答.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长度单位的具体概念))做例二 回答问题并记忆思考、建立长度单位的具体概念 介绍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寸 利用课件《自然世界的空间尺度》和书上的蛇形图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提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