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35538

第3课土地改革 学案(考点精讲+中考真题)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18551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课,土地改革,学案,考点,精讲,中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学生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近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950-1952) 1.土地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土地改革的概况 (1)时间:1950—1952年底  (2)地点:广大新解放区 (3)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具体做法: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6)目的:为实现工业化准备条件 (7)实质: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性质并没有变化) 3.土地改革的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拓展延伸】 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各有何重要意义? 答:(1)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一.选择题 1.(2022内江中考9.)下表反映了1947-1952年中国新、老解放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地区 农民土地占有情况 1948年 冀中区、北岳区 90%以上的地区达到了土地大体平分 热河 80%的地区农民共分得土地240万亩 1952年 全国 农民所得到的土地占总面积的95% A .减租减息 B .土地改革 C .土地改造 D .改革开放 2.(2022成都中考13.)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 .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022宿迁中考9.)“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拒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 .人民公社的成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4.(2022建设兵团中考10.)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5.(2022南充中考7.)电影《长津湖》再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了国家安全。除此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