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史料实证) 2.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历史解释) 3.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唯物史观) 重难点: 1.重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表现。 2.难点:认识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出的意义。 知识梳理: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西欧垦殖运动:11世纪后,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发地区仿效自治城市,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2.庄园衰落与瓦解: (1)农奴获得对自己劳动力自由支配权的方式: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2)农奴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机会的方式:缴纳迁徙税。 (3)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4)领主出租直领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参与生产管理。 3.雇佣与被雇佣的社会生产关系出现: (1)租地农场:14世纪后,富裕农民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地产,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雇用少地或无地农民耕种,产品推向市场。富裕农民成为租地农场主,被雇佣农民成为农业工人。(最早、最典型的租地农场在:英国) (2)手工工场:富余农、畜产品进入市场,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为市场而生产,农村出现手工工场。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4.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的作用:促进欧洲农村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推动西欧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13、14世纪,西欧农村的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集中土地,以新经营方式掌握生产、交换等环节,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段力量。 2.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城市中的富商巨贾政治权利扩大,成为强化王权的力量。 练习巩固: 基础题 1.下面结构图反映了欧洲租地农场主、雇工阶层之间的关系,图中“ ”处应是( ) A.依附关系 B.雇佣关系 C.合作关系 D.君臣关系 2.14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按照分工协作原则建立起来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工场主投资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将制成品带到市场上销售获得利润,工人则获得劳动报酬。这种生产组织方式是( ) A.手工作坊 B.租地农场 C.手工工场 D.现代工厂 3.14世纪初,佛罗伦萨有300家生产呢绒的手工工场。羊毛运到后搅拌、梳洗、纺纱等工作都由工场内的工人完成,按件计酬。到16世纪末,佛罗伦萨7万居民中仍有1.3万人为生产呢绒雇佣工人。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封建庄园手工业生产 B.本质属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 C.促进了租地农场的逐步兴起 D.推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关于英国史的研究。从下表史实中推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比是1:10。 租地农场主成为农业工人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 B 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料。 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 C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数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著作《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 在现代生物工程领域掀起一场伟大革命。 A.A B.B C.C D.D 提高题 5.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9世纪和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开来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分别是( ) A.庄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