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8450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导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9961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0课,拜占,帝国,查士丁尼法典,导学案,解析
  • cover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学习目标: 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和《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结合《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分析其进步性。(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直至灭亡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重难点: 1.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和《查士丁尼法典》。 2.难点: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的进步性;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直至灭亡的原因。 知识梳理: 1.名称由来: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在此建都。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2.傲立欧洲:476年,西罗马灭亡,东罗马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商贸发达,经济繁荣,进入“黄金时代”。 3.《罗马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的重要法律,查士丁尼在位时完成) (1)编制目的:528年,查士丁尼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目的是稳固帝国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 (2)《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共4部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法典》———收集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法学汇纂》———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 《法理概要》———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新法典》———查士丁尼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4.《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 (1)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2)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5.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衰亡原因: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向西欧封建主寻求援助。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反攻拜占庭帝国。 (2)拜占庭灭亡: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灭亡。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3)拜占庭灭亡的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6.结合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教训,怎样保持国家的繁荣富强:要增强国家创新能力;要树立开放宽容的心态;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7、拜占庭文化 (1)形成:融合基都教、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创造而成,独具特色。 (2)影响:保存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地位:是中世纪文艺复兴前欧洲文化的最高峰。 练习巩固: 基础题 1.它是拜占庭帝国继承和保存古罗马光辉古典文化的历史见证;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它”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时间坐标轴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据此判断,这个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3.下列历史文献中,为欧洲民法奠定了基础的是( ) A.《荷马史诗》 B.《汉谟拉比法典》 C.《权利法案》 D.《罗马民法大全》 4.查士丁尼认为,一个皇帝“不仅必须以军事武装使自己荣耀,而且必须以法律来装备自己,由此,他才能在战争时代及和平时代都立于不败之地;他不仅应该是克敌制胜的强者,而且应该是坚强的护法者。”查士丁尼这段话可用以研究( ) A.编纂法典的理论依据 B.阶级压迫的思想源头 C.对外贸易的基础条件 D.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提高题 5.“这是历史上一部汇编式的法律,这部法律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在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另外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材料中法律( ) A.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维护了奴隶的切身利益 D.开启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