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49413

校长讲坛:勿忘初心,兑现曾经的诺言

日期:2025-10-08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6次 大小:151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校长,讲坛,勿忘初,兑现,曾经,诺言
  • cover
校长讲坛:勿忘初心,兑现曾经的诺言 我带着市教委的一份嘱托,胸怀一份感恩之心,于2015年10月踏上了赴崇明区长兴岛的支教之路。特级校长流动,是我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经历。3年的支教让我收获了海岛学生们的热情与爱戴,收获了长兴小学教职员工的深情与厚谊。这一份珍贵的回忆,常常激励着我更加勤勉地工作。 一、调研学校发展需求,梳理学校办学传统 担任长兴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的我,开始了走访、寻访与探访之路。我走遍了每一个村庄,拜访过居委会、村委会、镇委会和相关企业主,了解区教育局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的工作要求,拜访长兴中学、长明中学的领导,倾听他们对本岛教育的美好愿景;多次召开学校校务会议和中层以上干部专题座谈会。通过深入的调研,我进一步明晰了长兴岛区域性的资源优势昭示着这所学校要立足于生态教育,我很快地找到了学校发展的重心与改革的突破点。 为了尽快找到学校发展的增长点,我带领学校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对学校进行了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法),并且带领校级管理团队到各区走访优秀学校,深入集团内部的4个分校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反复调整学校发展规划,细化年度目标和项目计划。 二、读懂学生学习需求,让学生体验艺术美感 在3年的支教中,我在求索中前行,在疲惫中收获,在反思中进取。虽有每天自驾车往返近100公里的辛苦劳顿,虽有风寒雨雪,交通拥堵之苦,但想到乡村孩子们脸上的欢笑,我仍然从容坚定,怀揣着改变农村教育的美好愿景,将爱心传递下去的初心。我开展了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走访,通过访谈和座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难题进行了摸底、排查与分析,提出了“三个走到”,即要求教师走到学生中去,走到学生的问题中去,走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为了激励孩子们能多元发展,我携好友捐助学校2800个葫芦丝。通过对艺术教师的培训,将葫芦丝这种简单易学、好听、便携的乐器引入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演奏;我带领美术书法教师,引导孩子学会了创意儿童绘画;我推动语文老师全员开展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让每个孩子都体验了传统文学艺术的美感。 三、培育学校“攀登文化”,培养教师专业团队 在支教工作中,我能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紧密配合,不断深入学校各校区与管理成员进行交流,倾听干部和教工在工作中的困难与建议;强化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优化了学校的内部管理,协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帮助和指导国家级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教师配置与专项教学活动,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绘画、书法、札染、剪纸、舞蹈、合唱、古筝、琵琶演奏等16门课程。 我团结管理团队,通过对学校文化的梳理,将学校的“攀登文化”凝练成“勇攀、智攀、乐———,鼓励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勇于探索与改进,更要理性研究与智慧创造,唤醒了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力。在指导带教中,我努力帮助教师开展备课、观课、上课、研课、评课,通过导学、导教、导研,培育优秀教师团队。3年中,学校有16位教师在区、市级大赛中获得各类优秀奖项。 在支教的主体上,我对受援学校的帮扶不是单一的,而是构建了黄浦区教育学院、我所主持的市名师基地团队、市级德育实训基地团队“三位一体”的组团式帮扶模式。其中,我侧重于带头示范和统筹协调,带领专家团队和市基地学员到各个分校区分别进行实践指导和理论指导,3年中共带领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学科教研员16人次,德育研究室德研员6人次,科研部5人次,干训部2人次,市级基地学员60人次,先后深入支教学校的教研组和班级,进行精准指导与教学示范,为海岛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和有针对性的专业引领,使受援学校的现场学习更加有效。 四、推广“立美育人”项目,示范引领全区域美育发展 我应区教育局的邀请,担任崇明区第三期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