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52742

牡丹亭 教案(表格式) 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45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牡丹亭,教案,格式,2022-2023,学年,高教
  • cover
牡丹亭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牡丹亭》的基本情节取自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全剧共55出,可分解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戏剧片段,白先勇将其归结为“爱得死去”“爱得活来”和“爱得完成”。“游园”选自第十出“惊梦”,这出戏的内容包括“游园”“惊梦”,而“游园”的戏份较多,第十出是全剧的“戏核”,被演得最多,不断被加工,是《牡丹亭》中最成熟、最精彩的段落写了太守之女杜丽娘在丫鬟怂恿下,游园牡丹亭,青春觉醒,梦里钟情,是她走上反抗和追求的开始,选文中的六支曲子曲词优美典雅、文采飞扬,前三支主要写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后三支曲子主要写丽娘游园的所见所感,手法多样,极富于音乐美。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汤显祖和《牡丹亭》,掌握昆曲的基本特点。2、理解《游园》中六支曲词的内容,鉴赏曲词之美,并透过曲词感悟人物的心理和性格。3、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三、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较高,能够完成预习作业,能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案,进行自主预习,掌握基础知识;课上主要通过合作探究、课堂点评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六支曲词的内容,鉴赏曲词之美,并透过曲词感悟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难点 鉴赏曲词之美,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六、教学资源 实验(演示)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支持资源 多媒体课件 网络资源 七、教学过程 阶段安排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1、引课 用鸳鸯及蝴蝶的传说引出杜丽娘为爱还魂的传奇。 讲述 聆听、观看 幻灯片展示、播放小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1、了解汤显祖和《牡丹亭》,掌握昆曲的基本特点。2、理解《游园》中六支曲词的内容,鉴赏曲词之美,并透过曲词感悟人物的心理和性格。3、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强调 聆听 幻灯片展标 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3、了解汤显祖及《牡丹亭》 1、介绍汤显祖;2、介绍《牡丹亭》。 聆听、点拨 聆听、观看 播放小视频 促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迅速了解汤显祖的生平、创作情况及《牡丹亭》的剧情。 4、预习反馈 昆曲的基本特点 聆听、启发 学生展示 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昆曲的特点。 5、合作探究一 1、欣赏梅兰芳、俞振声演唱的《游园·皂罗袍》片段。2、尝试鉴赏:①内容、景物、画面;②心理、性格;③艺术手法、韵律。 指导、启发、点拨、小结 学生探究、讨论、展示 播放小视频、幻灯片显示、口头展示 引导学生进行尝试鉴赏,明确鉴赏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6、合作探究二 听视频朗读,读课文,任选一支曲子进行赏析。 关注学生,启发、指点 学生聆听、自渎、讨论并展示 播放范读视频;高拍仪展示 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进行鉴赏实践,学会鉴赏并体味曲词之美,理解杜丽娘对自由的向往。 7、欣赏经典演唱片段 李玉刚演唱的《游园惊梦》节选片段。 聆听 聆听 播放视频 让学生在静静聆听的过程中对昆曲产生喜爱之情。 8、评价、作业 1、看专家点评该剧的视频;2、作业。 聆听、强调 聆听 播放视频,幻灯片显示 看专家评价生崇敬之情,完成作业,开拓眼界。 教学过程 引课--展标--了解作家作品--预习反馈--合作探究一、二--欣赏经典片段--作业流程图 教学评价1、目标明确。2、环节设置好,井然有序。3、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参与度高。 教学反思、 这种教学方式的确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进行认真思考,课堂的有效性体现的较为充分;2、老师的板书还需精心设计;3、组织并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