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3188

二《劝学》 课件(共70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602007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PPT
  • cover
(课件网) 一、导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也。” ———老子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二、解题 何为“劝”? 形旁“力”,象古时耕地的农具耒(lěi)之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有勉励之义,如励、努、勉、勖(xù)。 声旁“雚(guàn)”,后简化为“又”。 劝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劝 学 劝勉 学习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劝”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二、解题 三、知人论世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知人论世 他强调道德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性善论 性恶论 荀子为什么执着于勉励他人努力学习呢?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三、知人论世 性善论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四、诵读感悟 1、预习检查———给文字注音 木直中绳 槁暴 就砺 参省 须臾 跂 楫 跬步 骐骥 驽马十驾 锲而舍之 金石可镂 螯 蛇鳝 zhòng róu gǎo pù lì cān xǐng yú qǐ jí kuǐ qí jì nú qiè lòu áo shàn 蛟 朽木不折 爪牙 蛇鳝之穴 jiāo zhé zhǎo xué 《荀子》 四、诵读感悟 2、模仿学习名家朗读 《荀子》 四、诵读感悟 3、自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注释,翻译课文,标记疑难字词句。 全文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 学不可以已 壹 第一段 《荀子》 五、疏通文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 已 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动词,停止 提出观点, 态度鲜明, 语言简洁。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荀子》 五、疏通文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译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贰 第二段 《荀子》 四、疏通文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从蓼蓝 中提取, 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之 于 而 代词,代指靛青 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 介词,第一个意为“从”;第二个表比较,意为“比”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 《荀子》 四、疏通文意 冰,水凝结成它,可是比水寒冷。 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为 之 而 动词,形成,凝结 代词,代指冰 介词,意为“比”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 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 于 《荀子》 四、诵读感悟 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加工 蓝 青 胜于 冷冻 水 冰 寒于 ———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荀子》 四、疏通文意 木直中 绳,輮 以为轮,其 曲 中 规, 木材笔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成为车轮,它弯曲得合乎圆规。 两个均意为符合、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