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彼得与狼》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初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体验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以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2.能用简短的语言叙述这个故事。 3.德育渗透:貌似强大的敌人,实际上并不可伯;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地和敌人做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二.教学重点: 感受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三.教学难点: 体验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以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吧,这节音乐课老师请一个天才作曲家来给我们讲个故事。这位大师叫普罗科菲耶夫,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的超级神童,五岁就写出了第一首钢琴独奏曲,九岁已经令教他的老师大惊失色。这位作曲家今天要用乐器来讲个有趣的故事,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二)、新课教学 1、认识主奏乐器和动物形象 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圆号,这个银色金属有按孔的叫长笛。(板书)这是单簧管的双胞胎兄弟,他们俩长的很像,但它的吹嘴细细长长而且是露在外面的,这是和双簧管外表上最大的区别,它的吹嘴处有两块簧片,所以称双簧管。(板书)这个黑黑一长条的管状乐器,是单簧管,人们也会把它叫做黑管,单簧管的吹嘴处只有一块簧片,这也是他名称的由来。这个肚子圆圆大大的金黄色的乐器叫圆号,人们又会称它叫法国号。(板书)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点幻灯片)现在老师给你们四个词语,你们觉得用来形容哪一个乐器的音色最合适(饱满圆润、丰满柔和、徐缓响亮、明亮婉转)(板书)如果给你们一条线,你们会把他画成细长的直线还是画成一条波浪线呢?单簧管就是一条稍粗的波浪线。我这儿有四个动物,你们思考讨论一下哪个乐器适合表现哪个动物形象?为什么?(小组讨论)记住一会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适合谁?第二个是为什么适合?(板书小鸟 活泼可爱;鸭子 摇摆蹒跚;小猫 灵活机警;狼 恐怖可怕)长笛能够灵活的演奏各种快速的旋律就像小鸟的叫声一样。圆号用它低沉的音色和不和谐的音程,让我们觉得恐怖阴森。 2、认识人物形象及主奏乐器 除了动物,故事中还有一些人物,我们来认识一下:主人公少年彼得,他的爷爷以及前来打狼的猎人。(板书)我用三个词语来形容他们的性格特征,(点幻灯片)你们在听完属于这三类人物角色的音乐后告诉我你们是怎么选择的?(幻灯片点击听音乐)他们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呢? 彼得———由多只小提琴组成的弦乐队,小提琴被称作是乐器皇后,他的音色优美柔和,接近人声。 爷爷———大管,又叫做巴松管,它的声音是高还是低,对,很低沉,它的音色阴沉庄严。 猎人的枪声———定音鼓,定音鼓和我们平常经常见到的大鼓是不一样的,他有个踏板可以控制音高,它的音色不像大鼓的那么生硬,要柔和丰满许多。 3、分段欣赏 师:故事里的角色都介绍完毕了,下面我们就来分段讲故事了。 片段一:彼得出场 介绍播放用“得”哼唱主题旋律。 片段二:小鸟出场 师:彼得走着走着,他先后遇到了三个朋友。他第一个遇到的是谁呢?一次点击 师:彼得和小鸟互相问好,聊起了天。二次点击 片段三:鸭子出场音频 师:彼得又遇到了谁呢? 学生回答:鸭子。 师:同学们听听,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好像鸭子和小鸟正在吵架,它们吵得面红耳赤。 片段四:猫出场音频 师:就在争吵这时,谁出现了? 学生回答:猫。 师:猫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猫是小心翼翼出现的,因为它正准备偷袭小鸟。 片段五:老爷爷出场音频 师:正在这时,你们听听谁出来了? 学生回答:老爷爷。 片段六:狼出场音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