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71225

【核心素养目标】6.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1893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狼牙山,壮士,第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书写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语言应用: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思维能力: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分段表述。 审美创造: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难点: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寇、副”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日寇、奋战、 斩钉截铁、热 血沸腾”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理消文章脉络。并能概括出各部分的小 标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认识生字生词,学会运用。 语言应用:能根据课文一些句子仿照说话。 思维能力:概括出各部分的小标题。 审美创造: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了解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南,北临易水。海拔1105米,上有大联陀、小鬼脸、阎王鼻子、天梯、棋盘陀五个山峰。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1941年抗日战争时,八路军五壮士同日军在此英勇战斗。主峰棋盘陀上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就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沈重(1915—1986) 在抗战时期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 三、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梳理课文:让我们通过概括小标题梳理故事内容吧。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学习课文 1.初始英雄:接受任务—见壮心 自由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五位战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接受了什么任务?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大规模地侵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这里说明敌我力量悬殊,但是五壮士还是勇于承担重任,不怕牺牲。 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于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当时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模范。地处同蒲路以东,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以南,东临渤海,以山西东北部和河北的冀中、冀东为主,包括察哈尔、热河、辽宁三省的一部,行政上划分为北岳、冀中、冀察、冀热辽四个区。区内除冀中大平原外,大多是山岳地带。 游击战争,是非正规作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