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72152

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课 摇篮曲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5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六,摇篮曲
  • cover
《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除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 x . x | ,突出了轻摇摇篮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对比,使歌曲洋溢浓厚的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介绍音乐家舒伯特,引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链接视频) 师: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请大家打开书30页了解一下《少年舒伯特》 1.看后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更重要是我们了解到舒伯特创作的作品是他生命长度的三十二倍,被称为是歌曲之王。 (舒伯特《摇篮曲》的由来: 舒伯特是19 世纪世界闻名的伟大作曲家,然而却常常衣食无着。一次,他饥饿难忍,虽身无分文,也走进了维也纳一家饭馆。他的目光偶然落到桌子上的一份报纸上,那上面登着一首小诗,看着它,舒伯特眼前浮现出母亲的慈爱,他就配上乐曲,交给店主,换了一份土豆牛肉面吃。舒伯特死后30 年,这乐曲手稿以4 万法郎的高价在巴黎被拍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摇篮曲》。) 三、学唱摇篮曲: 1.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同学们通过聆听,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随音乐一起去哼唱一下这首歌曲好不好。(注意口中像含着半口水) 2.随音乐哼唱歌曲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琴声,用“lu” 音来演唱,可以吗? 3.“lu”模唱 师:通过模唱你觉得哪句比较难? 4.解决歌曲中难点,为以后学习歌曲铺路。 学生指出不会唱的地方,重点练唱带附点与前倚音的乐句。让学生体会附点音符带来的摇荡感及前倚音表现出妈妈无限的温柔与慈爱。 2 · 2 3.2 1 ︱ 2 2 3.2 1 5 43 2 3、 5.下面我邀请三位同学来朗诵歌词,每人朗诵一段 师:谁能有感情的朗诵一下这首小诗 师: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 6.你能小声为这首歌曲填词吗 ? ①轻声随琴唱歌词 ②请女同学唱第一段,男同学接着唱第二段,一起唱第三段。 7.随琴练唱 分组练唱歌曲,学生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情形,随音乐摇晃身体或作拍宝宝的动作,进一步感受歌曲摇荡的感觉。 师小结: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叫催眠曲,是妈妈哄孩子入睡的歌曲。表现出妈妈对孩子的温柔与慈爱,音色轻柔优美。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8.用柔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情感抒发,深化拓展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的演唱,我感受到了你们与妈妈之间深厚的爱。为了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