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第6课 日用器具 课 型 设计·应用 新 授 课 课 时 第1 课 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器具,包括工具和用具,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器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数万年前的石器时代。 本课通过图文向学生呈现了优秀的器具设计作品,让学生从中了解器具的发明和发展历程;器具的设计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不但有使用功能的需求,还包括审美情感的需求。本课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器具,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 本课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从观察、体验、仿生、装饰等方面逐一引导,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设计品味的培养。 学情分析 日用器具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眠都在和器具打交道,和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仅限于使用层面,在设计方面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高,在学习过程中会积极参与,能很大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教 法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层层展开教学活动,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充实和完善课堂教学: 1、情境教学法;2、实践探索法;3、分层合作法。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器具的发明和进化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体现,感受现代器具结构设计与造型设计的完美结合,利用身边废弃物品及装饰材料设计器具或改进现有器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收集材料、设计制作,共同完成一到二件作品,培养学生互助习惯很集体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注生活、美化生活,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学 法 1、自主探究法:学生在和老师一起活动中梳理出本课知识点,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突破重、难点。 2、合作探究法:按照老师的分组进行组合,小组成员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分工合作,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器具的造型设计与装饰设计的完美结合。 难点: 设计品味的培养 解决措施:老师示范、设疑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实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演示用工具材料。 学生:各种易得的废旧材料、水彩笔、海绵纸等装饰材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理念 课前准备 1、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划分学习小组,每6人为一组。 2、各组自己选一名组长,由组长按照本组成员的能力倾向进行分工。 明确本小组组员,推选小组长。 通过小组分工,学生既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互相帮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也得到最大的帮助。 初步 感知 探 索 发 现 深入 探究 感 悟 提 升 实 践 应 用 情境导入 以学生从早上起床到去学校上学开始学习这段时间所用过的器具导入: 师:给大家看一段幻灯短片,上面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了同学们从早上起床到来学校开始学习这段时间的生活,有共鸣的话就一起说出来。 ———播放幻灯片图文:清晨…正做着梦…忽然 闹钟响了(闹钟图片配以铃声)该起床了,于是打开台灯,开始起床;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背起书包、骑上自行车高高兴兴去上学;来到教室…拿出文具盒、文具,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问:从起床到来到教室你都使用了哪些东西?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器具,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眠我们都在和各种器具打交道,你对你身边的器具满意吗?(学生若说满意,老师就说:因为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到了使用者的各种需要,所以你会觉得满意,你想不想做个设计师,设计出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器具?若说不满意,老师就说:你想不想为自己设计一件自己满意的器具?)这节课我们就以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