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霓裳之舞》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含义和特点及其蕴含的礼仪与文化。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手工的形式感受汉服之美,理解汉服特有的审美倾向和内涵;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服饰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汉服的形制与特点,学习用纸艺的方式制作汉服。 教学难点:对汉民族传统服饰所承载的礼仪文化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微课; 学具:彩纸、背景卡纸、剪刀、铅笔、橡皮、尺子、白乳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汉服热视频 师:通过刚刚的视频我们了解到,汉服热正越来越多的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汉服呢?汉服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在街上、漫展,感觉汉服很美。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汉服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汉服,感受霓裳之舞。 二、讲授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主要分两个部分,认识汉服—曲裾及体验汉服之美。 (一)认识汉服———曲裾 师:说到汉服,同学们了解过“汉服”这一名称的由来吗?是因为它是属于汉代的衣服?还是...... 生:不是,是因为他是汉族的服装。 师:其实,汉服并不是特指汉代的服装,它指的是汉族人所穿的衣服,是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从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连绵几千年。 师:今天,我们通过汉服中一款经典的形制———曲裾,来进一步了解、感受汉服。曲裾,也称绕襟袍。在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男女均可穿着。 活动:小组观察并讨论,曲裾与其他汉服形制的相同点、不同点。讨论完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学生1:它们都很长,袖子很宽大 学生2:曲裾有一个缠绕的部分。 1、长袖宽衣 师:相信同学们都马上注意到了这些汉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袖子都很长,衣服特别宽大。汉服之所以会有长袖宽衣这个特点,是因为古人认为衣服必须要“蔽体”,所有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礼貌的。可是穿着这样宽大的衣服在从事一些生产劳动的时候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长袖一般只针对上层社会所要求的礼制,或参加一些重要场合时的穿着。劳动时则穿着比较合体的短打。 2、交领右衽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汉服的另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衣领。可以看到,汉服的衣领是怎么样的?它和我们平常穿的T恤的衣领有什么不同? 生:汉服衣领交叠在一起。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汉服的衣领是交叠到一起的,衣襟向右掩,就像英文字母里y的形状。交领右衽,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特点,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号。“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3、续衽钩边 师:前面我们一起找出了两个相同点,再来看一下不同点。从这个动图我们可以看出,在穿着曲裾的时候,衣襟部分要怎么穿? 生:围绕一圈。 师:没错,续衽勾边是曲裾不同于其他汉服形制的一个特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形容绕襟的样式。这样设计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比较穿着舒适也符合古代的礼节。 4、垂胡袖 师:刚刚有同学提到了曲裾的袖子很宽大,这样的一种常用于曲裾的袖制称为“垂胡袖”。这种袖子的特点是回肘很长,所以穿着时袖子会积在手上,形成自然的皱就像褶,如黄牛喉下垂着的那块肉皱,因此得名垂胡袖。 师:前面,我们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了曲裾几个特点,同学们一起告诉老师。分别是...... 生:长袖宽衣、交领右衽、续衽勾边。 (二)感受汉服之美———纸艺曲裾制作 师:了解了曲裾的特点后,我们今天就来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