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7659

2013年中考物理开放性试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8次 大小:716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3年,中考,物理,开放性,试题
  • cover
2013年中考物理开放性试题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刘庆贺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按命题要求和发散性的倾向分类,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开放性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思维僵化和单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各地中考试卷中,都出现了一批立意和情景新、耐人寻味的开放性试题,它们成为试卷中的亮点,格外引人注目。 1、(2013 河北)图7是一幅三峡大坝的图片。针对三峡大坝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水电站中的发电机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回答: 。 (2)问题:大坝侧面的船闸是利用什么原理修建的? 回答: 。 (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 回答: 。 答案: (1)电磁感应;(2)连通器;(3)大坝为什么要建得很高?提高水位,增大重力势能 2、(2013 泉州) 如图15所示,挖掘机是建筑、抢险的常用机械。 请你仔细观察,并列举两个在结构上或使用中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 示例:履带上有凸棱,可增大摩擦。 (1)_____; (2)_____。 答案:(1)履带制成宽大,可减小压强; (2)挖掘铲前端尖锐,可增大压强。(或“机械臂,杠杆的应用”“手动操纵杆套有花纹,可增大摩擦”“液压杆,帕斯卡原理的应用”等。 3、(2013 重庆)2013年4月11日,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在重庆开始建造,预计明年上半年就能下海试水,如图8所示为该船的效果图。这艘考古船将使用全电力推进的动力方式,船上设有专门的液压折臂吊,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将海底的文物直接吊上船。并进行180度旋转,放在甲板上进行晒干和清理。请参照示例写出上述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在甲板上晒干文物 物理知识:汽化现象 作答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答案:物理现象:考古船使用全电力推进 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物理现象:液压折臂吊 物理知识:帕斯卡原理 物理现象:折臂吊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 物理知识:折臂吊是一个费力杠杆 4、(2013菏泽)“全球通新浪号”帆船跨越欧非亚7个海区,航行1.1万海里,在45个港口留下中国帆船的名字,于2006年12月23日下午2时抵达深圳浪骑游艇会的码头,完成历时半年的航行,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无动力帆船环海航行划上句号。聪明的船员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馏器”, 用海水获得淡水,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难题。 太阳能蒸馏器的设计中,使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有: (1) (2) (3) 答案:(1)蒸发 (或汽化);(2)液化;(3)能量转化 5、(2013 青岛)综合问———叉鱼过程中的物理: 炎热的夏天,小雨和爷爷划船到湖中叉鱼,请你挑选2个场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逐行解释: ①感觉在湖中比在岸上凉爽;②划船时,手移动较小的距离,船桨在水中移动较大的距离;③向后划水,船向前进;④叉鱼时,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1)解释场景: (2)解释场景: 。 6、(2013 常州)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获得新进展。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m1;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量m2; ③一个月后,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此时总质量m3;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已知ρ酒精=0.8×103 kg/m3,问: (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少?是何种物质? (2)实验说明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怎样的物理特性?(写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答案:(1)由图知,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