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78217

仁爱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 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2984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仁爱,基础,答案,学案,农业,科普
  • cover
国民经济的基———农业 【学习目标】 1.说出农业的组成和农业的重要性。 2.运用资料,联系实际解释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能够运用图文资料,分析说明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了解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学习重难点】 1.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学时】 【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 读课本内容,回答: 1.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利用 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2.农业的分类。 农业包括 、 、 、 等部门。 3.农业的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 4.农业的分布。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包括地形、 、 、水源等 因素,也包括劳动力、 、交通运输、 、政府政策等 因素,其中 因素是基础。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很大。西部地区降水稀少,草原广阔,因此农业生产以_____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东部分布着_____业、 业和 业。 二、合作探究 1.完成课本第一部分“学习行动”三个小题。 2.完成课本第二部分“学习行动”两个小题。 【达标检测】 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 2.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 A.种植草药 B.种植葡萄 C.养殖珍珠 D.制作沙发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景观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一省区( ) A.西藏 B.黑龙江 C.云南 D.内蒙古 4.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渔业 D.林业 5.我国四大牧区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 B.长江以北的地区 C.盆地、丘陵地区 D.湿润、半湿润的地区 6.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看,下列地区淡水鱼价格最低的是( ) A.青藏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新疆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7.下面是我国的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 A.①油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冬小麦 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 【第二学时】 【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 读课本内容,回答: 1.我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社会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 , 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的 。 2.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_____、 、 等。 3.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对策:一是依靠 进步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 、 、 农业,实现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二是结合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二、合作探究 1.完成课本第三部分“学习行动”两个小题。 2.完成课本第四部分“学习行动”两个小题。 【达标检测】 1.小明的家乡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地形陡峭,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这个地方适宜发展( ) A.渔业 B.畜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2.一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牧业 D.渔业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人口增长快 ③环境污染 ④耕地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图,回答4~6题。 4.该农业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区( ) A.珠江三角洲 B.山东丘陵 C.横断山区 D.东北平原 5.关于该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农业为基塘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典型 B.该农业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该农业模式的形成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D.整个生产过程最大的好处是物质得以循环,没有废物产生 6.单从原料的角度看,不适宜在该地布局的产业部门是( ) A.丝绸厂 B.制糖厂 C.水产品加工厂 D.毛纺厂 7.目前,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地区畜牧业发达,需要大量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