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裳之舞》详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与感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观察与体验,让学生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形制与特点,蕴含的礼仪 与文化; 3.通过设计与应用,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服装特有元素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形制与特点,学习设计中国风服装; 2. 难点:对汉民族传统服饰所承载的礼仪文化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汉民族传统服饰小样范作、设计图稿; 2. 学具:纸材、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视频中的人穿的什么衣服啊? 生:古时候的衣服。 师:那老师身上穿的又是什么衣服呀? 生:唐代服装、也是古时候的衣服…… 师:老师告诉你们啊,中国有56个名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名族服装,汉民族也有,老师和视频中的人穿的就都是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装。(PPT) 有一个美丽的词现在常常被人用来形容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同学们读一读。 生:霓裳。 师:只要你百度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应该读“霓裳”,读第二声是指古代遮蔽下体的衣裙,读第一声就是指同学们平时穿的衣裳。今天我们课堂上将要研究的是传统的民族服饰,我们的课题应该怎么读?大声读出来。 生:霓裳之舞。 二、了解服装 活动: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 师:汉民族传统服装也从黄帝起,历夏、商、周,一直到明朝,延续了五千年之久,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流行款。(PPT) 三、体验服装 活动一:试穿曲裾深衣 师: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款流行于秦汉时期的深衣。深衣的特点是衣裳相连,雕塑中的这件是深衣款中的曲裾深衣。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件,我们请一位最帅的男生做一做我们的模特。 活动二:分析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及内涵,寻找构成曲裾深衣的元素。 师:衣服穿在身上第一感觉是什么? 深衣:让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交领:衣领相交于衣中线,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方方正正,对应了天地的地。 师:有地就有天,哪里会代表天? 宽袖:圆袂,宽大随和,包容四海,与交领相呼应,形成天圆地方,天人合一。 师:交领的方向? 右衽:上古时代,中原人崇尚右,所以是右衽。 师:没有扣子怎么办? 系带:衣带下垂,代表正直。 师:袖口、领口、衣服边上细节处理如何? 有缘边。 问:大迈步,谈谈你的感受? 曲裾:踽踽而行,恭谨从事。 师:我们从这件曲裾深衣的样式中,我们找到了交领、宽袖、右衽、系带、衣缘等传统服饰的元素。谢谢我们最帅的模特,掌声送给他。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文化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穿衣已经不仅仅是遮羞、御寒、保暖,而是有了礼仪、文化的要求(PPT)。 四、欣赏服装 师:人类一直在不停的追求和讲究,形成文化,形成了审美的变化,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衣着风格。 活动一:欣赏不同特点的汉服,探究款式、面料与色彩; 1.《捣练图》《簪花仕女图》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两幅图中的服饰跟刚才我们试穿的曲裾深衣的样式上有哪些不同? 上襦下裙、对襟、高腰、窄袖、纱罗……,这是流行于唐代的高腰襦裙,裙子一直到腋下,头部以下都是腿,显得人修长、飘逸。服饰花色丰富、面料多用纱罗,款式时尚开放,老师身上的衣服是哪一款?好像少了点什么。对,这叫披帛。唐代要求衣服的穿着效果是"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表现出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审美特点。 看看老师有没有走出“裙裾扫落梅”的感觉。 2.褙子、半臂褙子、比甲、云肩 师:我们再来看几款衣服。这款叫“褙子”。哪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写。“同学们,猜猜写得对不对?”应该是“褙子。” 3.汉、明男款服饰对比。 师:刚才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