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过秦论 [汉] 贾谊 壹 作者介绍 贰 写作背景 叁 文学常识 肆 文段梳理 目 录 伍 文言知识 陆 文本研读 壹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壹 贾谊(前200-前168) 西汉洛阳人,政论、思想家、文学家, 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贾太傅。 18岁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22岁被 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进行政 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重视农业生产。贾谊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 文帝的赏识,也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咩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改任梁怀王 太傅,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怀王堕马而死, 身为太傅的他自伤失职,自责忧郁而死, 年仅33岁。 作品介绍 壹 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张衡、扬雄、班固 贾谊的作品主要有赋和政论文两类。 赋:有七篇,以《吊屈原赋》《鹏鸟赋》最著名。 政论文:代表作《过秦论》《陈政事书》(又名《治安策》《论积贮疏》。 其文雄辩有力,颇有文采,针砭时弊,酣畅淋漓,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贰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贰 贾谊生活的西汉初年,由于战国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特大破坏。 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囗减少,财政困难,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 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峻,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借“过秦“以”规议“,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以求发展经济,安定社会。贾谊希望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叁 文学常识 PPT模板 http://www./moban/ 论与赋 叁 是表现手法与文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朱熹语)基本特征:铺排、渲染、文采、韵节、气势。如:《阿房宫赋》(杜牧)。 赋 古代一种论断事理的文体,包括论政,论史。“以古为鉴,可以兴替。”(唐太宗语)如《过秦论》(贾谊)、《六国论》(苏洵) 论 肆 文段梳理 第一段 肆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以:表目的 窥:窥视 “席、包、囊”:名作状,并吞 宇内、四海、八荒:均指天下 据:占据 固:形作名,险要的地理位置 拥:拥有 固守:牢固地守卫 秦孝公占据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关隘,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这些地盘,以便伺机夺取衰弱的东周王朝,有席卷天下、征服列国、控制四海的意愿,有并吞八方、统一中国的雄心。 第一段 肆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佐:辅佐。 内、外: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 法度:法规,制度。 务:从事,敢力于。 修:修治 具:械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连衡:也作“连横" 拱手:两寻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西河:黄河以西。河,指黄河 在那时候,有商鞅辅佐他,对内确立法律制度,致力农耕纺织,修缮防守与进攻用的器械,对外推行连横之策并使诸侯相互争斗。于是秦人很容易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第二段 肆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没:通“殁” 蒙、因:继承,沿袭 南、西、东、北:名作状,向南/西/东/北 取,举:攻取 割,收:占领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人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了汉中,向西攻占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占据了重大的城邑。 第二段 肆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