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96390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4843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9课,秦统一,统一,中国,教案
  • cover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学习目标 了解秦统一中国的基本事实;掌握中央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理解中央权制度的内容 三、课程学习: 导入新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的这首诗歌称赞的是哪位人物呢?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1.阅读教材,完成秦灭六国的表格。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 战国有七雄,为什么最终由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呢? (1)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3)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嬴政具有雄才伟略,善于用人,推行了正确的军事与外交政策。 秦国实现大一统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目标导学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阅读教材,完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 2.呈现中央制度示意图,教师讲解: 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权机构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学生阅读并完成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表格。 2. 1.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隶书。 秦统一前,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统一后如果原来赵国的地方官员写奏章用赵国的文字,齐国的地方官员写齐国的文字,同学们你们以为这样行不行呢?统一文字有什么作用?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设想一下,一个国家,如果它使用的货币、长度、重量、容量的标准都不统一,那将会有什么影响? 货币、度量衡的不统一,使得人们的生活不方便,如购物、旅游、住宿、吃饭,到一个地方要换不同的货币,又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货币换算很繁琐。度量衡的不一致,经商往往容易亏本,加剧了商人的经营风险,从而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等。 统一钱币和度量衡有什么作用? 钱币的统一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上:统一车轨和开凿灵渠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4.军事上:北拒匈奴,修筑长城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为了安定北方,抵御匈奴维护国家的统一。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逐渐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请学生观察“秦朝疆域”图,说出疆域四至。 针对本节课主要内容,完成练习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dàn)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