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04135

高考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三第二单元一课一练6.《琵琶行并序》(含解析)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437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单元,琵琶行并序,一练,一课,第二
  • cover
高考语文一课一练《琵琶行并序》 1.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泪。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D.转徙于江湖间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一些城市建成的住宅楼鳞次节比,但住进去的人却门可罗雀,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②对于中药用树皮、昆虫治病的做法,一些不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的外国人往往觉得不可思议。 ③这两支球队都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时移世易,双方都风光不再。足球大战在即,双方看似剑拔弩张。其实更像同病相怜。 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直怀揣修宪梦并为此不遗余力,自二次执政以来,安倍政府得寸进尺,大力推进曰本军事化进程。 ⑤诺兰执导的电影《敦刻尔克》7月已在多国上映, 而中国的上映时间一度改弦易辙,最后定于9月1日与中国大陆观众见面。 ⑥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各句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不同类的是[ ]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5.对第四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住近湓江”、“举酒独倾”与琵琶女“守空船”是一样的孤苦。 B.诗人在政治上被贬谪,琵琶女在生活上遭遗弃,二者有相通之处。 C.诗人与琵琶女同是离开京城来到僻远的浔阳,都有繁华不再的感伤。 D.诗人把全部情感和慨叹凝结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初春时节,花未开,柳初绿,整个世界仿佛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郎,羞答答地露出半边脸。 B.小王在和几个和自己一样创业失败的朋友的聚会上说:“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应该相互扶持。” C.关于这件事,目前各种说法都有,真是“嘈嘈切切错杂弹”,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 D.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只能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该剧对这场戏的处理可以说是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7.下列对《琵琶行》中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词模拟乐声,加强了声韵感;又用“如急雨”的比喻使其形象化。 B.“别有”和“此时”两句写出了乐曲终了后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乐曲之高妙。 C.“银瓶”和“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犹抱琵琶半遮面”———肖像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马之千里者 B.铮铮然有京都声 沛公然其计,从之 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得复见将军于此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