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04274

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课 《顶嘴》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7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四,顶嘴
  • cover
课 题 《顶嘴》 教材分析 笛子名曲《顶嘴》为河北广为流传的笛子二重奏曲,乐曲采用两支同调的梆笛演奏,形象地描绘了生活中两人拌嘴拌得不可开交的情景,充满了诙谐幽默的情趣。两支笛子既有齐奏,也有合奏与复调,艺术地再现了你说我顶、你争我夺的场景,整首乐曲上下对句由长渐短,速度由缓渐急,使得音乐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演奏中运用了历音、滑音、垛音、吐音等诸多笛子技巧,把北方梆笛的风味,浓浓地融入了艺术审美之中,也使得乐曲更加具有顶嘴的神态和语气。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意境。并且能根据音乐,带着自己的想法创编节奏,正确表达歌曲内容。 教学目标 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中你说我顶、你争我夺的场景。2.能分辨什么是二重奏,并用自己的理解创编一段二重奏节奏。3.感受河北音乐的特色。 教学重点 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中你说我顶、你争我夺的场景。 教学难点 1.能分辨什么是二重奏,并用自己的理解创编一段二重奏节奏2.感受河北音乐有着北方汉民族粗狂豪放自由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学习安静的节奏 初听乐曲《顶嘴》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说说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感受到了什么?(认识笛子:笛子,一种古老的乐器,横吹,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学生观看视频体会乐曲高潮部分,说说这是什么拍子的?你从视频中看到了几支笛子在演奏,它们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2/4 拍,认识二重奏是什么?二重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演奏同一首乐曲,但同时演奏不同的两个声部或旋律称为二重奏。如果演奏三个声部或旋律的叫三重奏)除了两支笛子,你还听出了什么乐器?3.学生再次观看视频体会乐曲高潮部分,说说从刚刚的视频中你感受到的“顶嘴”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表现了这个场景的?(力度、速度、音的长短)还需要注意什么?(前后句基本一样)4.师训练节奏,学生跟着做2/4 ×× ××∣×× ×∣5.师:其实,这种形式的音乐不仅可以表现两人拌嘴的场景,还可以表现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的类似场景,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生活中的场景,小组合作,自选乐器,创编一段二重奏节奏,待会我们请同学上台来根据音乐进行情景表现。看看哪组同学的表现和音乐最吻合。 学生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是怎么变化的,并认识民族乐器笛子,模拟横吹笛子的方法。同学从乐曲演奏中,感受这首歌曲的拍子。2/4 拍的两支笛子演奏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认识笙和鼓锣镲学生看视频再次感受乐曲学生注意老师力度、速度、音的长短的变化学生小组合作,自选乐器,创编一段二重奏节奏,模拟乐曲中你说我顶、你争我夺的场景。 认识民族乐器笛子会分辨拍子(2/4 拍),并从刚才的演奏方式去认识什么叫二重奏。两支笛子既有齐奏,也有合奏与复调,运用了历音、滑音、垛音、吐音等诸多笛子技巧。力度有弱有强,速度由缓渐急,上下对句由长渐短,乐曲中两只笛子此起彼伏,形象地描绘了生活中两人拌嘴拌得不可开交的情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创编二重奏节奏,并通过自我评价促进孩子们艺术审美能力的完善,从而感受河北音乐的特点———有着北方汉民族的粗狂、豪放、自由 拓展还可以怎么表现这样的场景?(同一种乐器或者不同种类的乐器力度、速度、音的长短的变化对比) 学生观看《卧虎藏龙》各派高手比武过招的场景 小结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总结 我们可以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