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36523

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编花篮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4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课
  • cover
《编花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编花篮》。 2、对比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不同民歌风格。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准确演唱《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学习前倚音的演唱方法,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3、对比《茉莉花》,进一步感受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编花篮》。 教学难点: 能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播放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1、师:同学们,方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戏曲,戏曲中也用了一个地方的方言,我们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呢?播放河南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河南戏曲) 2、师介绍河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风土人情。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南风味的歌曲《编花篮》,通过用河南方言朗读歌词来感受河南方言的特点,从歌曲中走进河南,进一步了解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二、学唱歌曲 1、播放范唱,说说这首《编花篮》唱了什么?音乐情绪和速度怎么样?(每年的四月中旬,河南的天气特别晴朗,姑娘们约好去编花篮摘牡丹,姑娘们对看大山唱起了歌,大山传来了姑娘的回声。同时歌曲还用运用借物抒情,通过编花篮、摘牡丹来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欢快、中速) 2、先朗读歌词,再听老师范唱,找一找《编花篮》中是哪一句最具河南地方特色?(那哈依呀咳,这句是衬句,在演唱中被称作“衬腔”,介绍衬句的作用。) 3、第一句的“编”“摘”曲谱和方言有啥相似之处?(编字在念的时候有往上扬的感觉,加入前倚音,演唱时声音要上扬。) 4、加入手势,再次演唱。发现哪里还有这样的提示 ?(银个丹丹哎银牡丹) 5、整体演唱第一段,边唱边找歌曲中是否有重复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介绍附点音符) 6、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编花篮》,并运用多种演唱形式整体参与表现歌曲。 三、拓展与延伸 对比欣赏《茉莉花》和《编花篮》,感受不同的风格特点,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 1、从旋律上对比。(旋律:平静柔和、热闹) 2、从歌词上对比。(江苏姑娘想摘不敢摘,河南三朵两朵摘一篮) 3、通过对比,感受歌曲浓郁的地方特色,用歌声变现河南姑娘的直爽,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编花篮》,感受了河南民歌豪爽的风格特点,同时又对比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了解到民歌风格与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进而领略了民歌的无穷魅力,希望大家以后多听些类似歌曲,让音乐永远伴随我们!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感受了河南民歌热情奔放、淳朴优美的特点,同时对比《茉莉花》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民歌的风格与地理环境、人民性格习俗有关,现在的学生对于民歌略知甚少,希望他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