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49658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共30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7680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届,基因,PPT,30张,定律,分离
  • cover
(课件网) 课前检测(6min) 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流程?两次套袋的目的?去雄的时期及目的? 3.解释概念:相对性状、性状分离、 4.阐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5.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写出一对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6.如何对分离现象进行验证 根据课本必修二2-7页内容,复习背诵以下内容。 第5单元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标: 1.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实质 学习目标: 1.了解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及人工杂交实验操作 2.遗传定律相关概念的理解(重点) 3.利用“假说-演绎法”演绎推理分离定律(重点) 4.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遗传图解的绘制及分析(重难点) 5.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遗传图解的绘制及分析(重难点) 6.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 自主学习(8min) 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流程?两次套袋的目的?去雄的时期及目的? 概念辨析 3.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4.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5.基因型、表型、配子、纯合子、杂合子 6.杂交、测交、正交、反交 7.假说-演绎法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8.画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遗传图解 9.画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遗传图解 10.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实质及应用 根据课本必修二2-7页内容,复习背诵以下内容。 1.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表现型的基因。如图中A和A。 (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 D和d都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 图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复等位基因:一个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两个以上的 等位基因,此时这些基因就称作复等位基因,如决定人类ABO血型的基 因:IA、IB、i。 2.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假说成立 预期结果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 纯合 矮茎 纯合 P × (杂交) 高茎 F1 (子一代) (亲本) 正交 矮茎 高茎 P × (杂交) 高茎 F1 (亲本) (子一代) 反交 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观察现象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都是高茎,没有矮茎。 F1中表现出的性状叫显性性状 F1中未表现出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相对 性状 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分离比为3 : 1 杂 交 过 程 观察现象 子二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数量统计:高茎787,矮茎277 3.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高茎 相对 显 性状分离 遗传 因子 彼此分离 随机结合 1∶1 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遗传因子成对,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分离定律的实质 (1)细胞学基础(一个基因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2)适用范围 ①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填“无性”或“有性”) 生殖的  (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②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真核 有性 细胞核 一 一 5.分离定律的应用 (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利用杂合子选育显性纯合子时,可进行连续自交,直 到  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  遗传,便可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