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65815

冀人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1.4生物的演变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9485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版,2017,六年级,上册,生物,演变
  • cover
(课件网)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生命的延续 4 生物的演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化石里的古生物,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了解了古生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知道它们与当今生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 生活在5000万年前的始祖马被认为是马家族中最早的成员,它体长仅60厘米,身高也只有20厘米左右,但科学家却认为它是马的祖先。这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1 比较古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相似 观察不同时期马的骨骼化石和复原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从图中可以看出,5000万年前出现了始祖马,经过进化,到了3500万年前,进化成了渐新马,渐新马经过2000万年的进化,进化成了中新马,到了100万年之前,中新马进化成了现代马。我们从图片可以看出现代马和始祖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外形相似,前肢各骨节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相似,但体形和前肢的趾数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资料 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多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头骨小,牙齿构造简单,齿冠低。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背部弯曲,脊柱活动灵活。生活在北美的森林里,以嫩叶为食。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渐新世时才出现了渐新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颊齿仍低冠,臼齿齿尖已连成脊状。仍生活在森林里,以嫩叶为食。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也就是中新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齿冠更高。背脊由弧形变为硬直,由善于跳跃变为善于奔跑。臼齿有复杂的连脊和白垩质填充,表明食料已从嫩叶转为干草。草原古马已从林中生活转为草原生活,高齿冠臼齿适于碾磨干草,善跑的四肢能逃避猛兽袭击。到了上新世初期又出现了上新马,身体更大,齿冠更高,前、后足中趾更为发达,二、四趾完全退化。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 现代马则是由野马经人工驯化培育出来的。 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在演变过程中,马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都发生着变化,前肢趾数由4趾→3趾→1趾,体型由小到大,四肢由短变长,环境由森林到草原。生物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演变的结果使生物更加适应环境。 那么,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演变的呢? 2 生物的演变过程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动物是如何演变的 资料:大约6亿年前,在海洋里出现了较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在以后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了体型大得多的生物,如结构简单有坚硬外壳的动物--三叶虫 大约4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早的鱼类--甲胄鱼 大约3亿年前,有些鱼开始爬向陆地生活,逐渐演变成了两栖动物 大约2亿年前,两栖动物已经能够适应陆地生活,演变成了可以在陆地产卵、孵化的爬行动物,如恐龙 大约7000万年前,有些爬行动物逐渐演变成了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正是由于生物在不断地演变,使我们看到了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思考:动物的演变过程有怎样的趋势? 动物的进化历程可以概括为: 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那么,你知道植物的演变过程是什么样的吗? 关于植物的进化过程,基本分为菌藻时代、裸蕨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从35亿年前开始到4亿年前(志留纪晚期)近30亿年的时间,地球上的植物仅为原始的低等的菌类和藻类,此时植物只有一个细胞,结构非常的简单,此时称为菌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