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69040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音乐 第1单元 歌舞青春——共青团员之歌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97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格式,教案,之歌,共青团员,青春
  • cover
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共青团员之歌 教学 目标 1、学会歌曲《共青团员之歌》 2、通过对《共青团员之歌》歌曲的学唱,让学生掌握节奏、切分节奏的正确唱法 3、通过学习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 重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 难点 学会歌曲《共青团员之歌》 掌握歌曲的节奏,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境导入: 播放苏联歌曲《喀秋莎》 新授课: 1、作者简介及背景 伽里契作词、谢多伊作曲的《共青团员之歌》创作于卫国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苏联歌曲之一。 背景:《共青团员之歌》把人们带入艰苦卓绝的苏联卫国战争中,道出了苏联人民憎恨侵略战争、绝不向敌人屈服,保卫家园、热爱和平的心声。《共青团员之歌》在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这首歌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几乎每一位中国新青年必备的歌曲,这首歌也成了当时中国共青团员的象征之一 。   该歌曲被很多人认为是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歌。 2、歌曲分析: 歌曲是什么风格 小组回答:进行曲 音乐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 小组回答:第一部分节奏简洁,旋律坚定有力,音乐形象鲜明,使人们联系到苏联青年们听到军号发出集合的号令,整装待发,奔赴战场的情景,表达了他们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第二部分充满柔情,旋律连贯、绵长,表达了对妈妈的不舍,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共青团即将奔赴战场的坚定信念。) 歌曲表达了什么? 小组回答: 表达了了苏联人民热爱和平憎恨侵略战争;绝不向敌人屈服、誓死保卫家园的心声。 3、视唱旋律:分句教学法   第一句:强调节奏、重音,唱出气势;   第二句:第一句的变化重复;   第三句:舒展、大跳、更抒情,#5显示出调性;   第四句:感情更加细腻深情;   第五句:歌曲的第二次高潮,演唱高音时注意气息控制;   第六句:与第四句相同。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 板 书 设 计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歌曲分析: 3、视唱旋律:分句教学法 教 学 反 思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