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培养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难点: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展示“一鸣惊人”与“楚王问鼎”的图片,设问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历史典故,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图片介绍的是什么故事?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绝对服从,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可以对周天子如此无礼,周天子却无能为力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 自主学习 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2.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影响各是什么 3.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哪些霸主 4.诸侯争霸的原因、口号、影响? 学生自学完之后介绍东周历史: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探究新知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 展示《春秋时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的牛尊》和材料:孔子弟子冉伯牛,名耕,晋国力士名牛子耕。让学生回答这些图片和文字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生产工具的革新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扩大了耕地面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 展示春秋时期,先进的冶铁业、精美的漆器、金属货币、交换市场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结合教材说出春秋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得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 二、王室衰微 1. 结合教材分析: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动荡不安,在政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诸侯不再把土地分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周王纳贡。诸侯崛起,王室衰微。 2. 材料研读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王室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材料一 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平王东迁后,“政令征战自诸侯出”,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 材料二 为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教师: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 三、诸侯争霸 学生根据《春秋争霸形势图》结合教材回答:诸侯争霸的原因、口号、先后崛起的霸主有哪几位? 合作交流 比较下面两张地图,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教师总结: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中,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有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但是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为社会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三部分内容:一是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二是王室衰微,周王室地位下降,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势力崛起,竞相争霸;三是争霸战争,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相互争斗,争夺霸主地位。先后出现了秦桓公、晋文公等霸主。在争霸战争中,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有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但是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作业布置 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