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80202

4.1 光的折射-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上物理 学案(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558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学案,物理,苏科版,学年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课时4.1 光的折射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体验折射引起的错觉; 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会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折射现象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水中筷子弯折、铅笔弯折、海市蜃楼、幻日现象、雨后彩虹。 光的折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 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光线(AO); 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光线(OB); 法线: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MN);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MOB,即∠r); 折射的特点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 当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传播方向不变)。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原理 人看水中物体比实际位置浅:在碗里加水后,可以看见原来视野外的物体,因为眼睛逆着光线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所在的位置,不是实际光线汇聚的像,而是虚像,所以人看水里的东西时往往比实际浅,而从水中观察空气中 物体时会比实际位置更高。 海市蜃楼的形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由于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所以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疏。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曲,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考点一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下列光现象中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答】解: ①笔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②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水中“折筷”原理是光的折射; ④手影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现象中成因相同的一组是①③。 故选:A。 2.“潭清疑水浅”,清澈的潭水看起来浅,实质可能不浅,为安全起见,不要轻易涉足哟,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人看到潭底变浅是由于从潭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潭底变浅了。 A、图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故A错误; B、图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故B错误; C、图中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没有改变,故C错误; D、该图中,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它违背了光的某种规律,下面哪幅原理图能说明它违背的规律(  ) A. B. C. D. 【解答】解:在如图的广告中,勺子在液体里的部分所反射的光,经液面折射后进入空气,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人们看上去,勺子在液面以下的部分是向上弯折的。 AC所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不合题意;D表示的是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所以不合题意;只有B表示的原理是正确的,能说明图中广告所违背的折射规律。 故选:B。 4.小华到公园游玩,看见小溪里观赏鱼徜徉在白云间。她看见的鱼是光的    现象,看见的白云是光的    现象。小华用激光笔对着    (填“看见的鱼”“看见的鱼的下方”)照 射,才能把鱼照亮。 【解答】解: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水中的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对着看到鱼的位置照射,才能把鱼照亮。 故答案为:折射;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