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80204

4.2 透镜-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上物理 学案(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4099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透镜,-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学案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课时4.2 透镜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 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和焦距; 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掌握三条特殊光线,经凸透镜或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 初识透镜 透镜: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画主光轴应用“点划线”。 光心:每个透镜主光轴上都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判断光线是否被会聚,可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判断。若入射光线延长线在折射光线外侧,则光线被会聚,透镜是凸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判断光线是否被发散,同样可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若入射光线延长线在折射光线内侧,则光线被发散,透镜是凹透镜。 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 焦点: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FO)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 凹透镜 焦点:凹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它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用字母“F”表示。 焦距:虚焦点F到凹透镜光心O的距离(FO)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 三条特殊光线:如下 补充:通过凸透镜2F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经过另一侧的2F。 平行光聚焦法粗略测焦距 要正对平行光源,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之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考点一 透镜及其分类 1.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透镜的概念,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 故图中B为凸透镜,ACD为凹透镜。 故选:B。 2.如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 【解答】解: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可知,AB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都是凸透 镜;CEF都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都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ABD;CEF。 考点二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3.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甲和乙,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    (凸/凹)透镜,为了判断形成乙光斑的是哪种类型的透镜,小明正确的操作是    ,判断方法是    。 【解答】解: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所以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光线经凸透镜还未完全会聚到焦点,或会聚后继续向前传播,形成放大的光斑,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 具体判断方法是:将纸片靠近和远离透镜,观察光斑大小如何变化。如果靠近或远离时能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说明是凸透镜;如果光斑始终大于d,且越远离光斑越大,则说明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凸;将纸片靠近和远离透镜,观察光斑大小如何变化;如果靠近或远离时能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说明是凸透镜;如果光斑始终大于d,且越远离光斑越大,则说明是凹透镜。 4.小明为辨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其操作正确的是    (选择“A”或“B”)。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    (选填“凸”或“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