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52046

人音版 八年级上册 音乐 第1单元 七子之歌——大海啊,故乡 教案

日期:2025-04-0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72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单元,之歌
  • cover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产生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能用圆润、流畅、舒展的歌声,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1、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密集型节奏 2、四三拍向四四拍转换的小节 教学用具:电钢琴 PPT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学生聆听歌曲后,猜歌名?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为《枉凝眉》 2、介绍歌曲的作者,继而导入新课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多年来创作了大量影视音乐作品。代表作品:《牧羊曲》《太行颂》《大海啊,故乡》《枉凝眉》《说聊斋》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耳熟能详的歌曲,自然的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继而导入歌曲)二、初步感知带问题,聆听歌曲,并为歌曲指挥1、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3、作曲家为什么选用四三拍进行创作?(设计意图:带问题聆听歌曲,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为歌曲指挥,学生能巩固曾经学过的知识———三拍子、四拍子的指挥图示) 三、探究学习 1、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a、学唱乐段中典型的节奏型。(设计意图:节奏练习解决了第一乐段的难点,为学唱打好了基础) b、用“lu”模仿海风声进行哼唱(设计意图:以哼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旋律 c、解决重难点———附点音符 (设计意图:通过拉弓射箭的形式,能让学生提高兴趣,并且能快速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d、加入歌词演唱第一乐段 (设计意图:学习演唱第一乐段并分析歌曲的情绪,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歌曲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 a、边聆听边思考 ①与第一段相比歌曲第二段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这样的变化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③乐句有无重复?在哪里进行的重复? (设计意图:带问题聆听歌曲,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 b、用“lu”进行哼唱并指导学生加入呼吸记号。 (设计意图:哼唱时,指导学生如何调整气息,使声音更连贯、平稳) c、加入歌词演唱第二乐段 (设计意图:学习演唱第二乐段并分析歌曲的情绪,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歌曲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完整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歌曲的曲式结构) 4、学习歌曲的尾声部分 a、用“lu”进行哼唱(设计意图:以哼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旋律) b、解决难点———尾音 5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清楚 5音的拍数并学习演唱)c、加入歌词演唱尾声部分 (设计意图:学习演唱尾声并分析歌曲的情绪,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歌曲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设计意图:通过跟伴奏演唱,学生能整体把握歌曲的情感)四、拓展延伸 1、分小组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激发想象,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对比聆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a、歌曲的节拍? b、四分附点节奏的位置?(通过对比聆听,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所带来的不同音乐体验)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通过对歌曲节奏、结构的分析和学习,感受到作曲家塑造的大海碧波荡漾,海浪波涛翻滚的形象。体会到了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