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52826

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九课歌唱二小放牛郎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8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九
  • cover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写作于1942年,全歌为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羽调式,四二拍,分节歌形式;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优秀叙事歌曲,它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放牛郎王二小的英雄事迹而创作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悠扬的民歌风味的旋律,像阵阵清风,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郎王二小,机智勇敢的把日本鬼子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受到了惩罚,我们的小英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优美而富于表现力的曲调很吸引学生。它不仅适合学生用歌声去表现故事情节,而且歌曲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使他们从小能净化心灵,向英雄学习。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较好的把握歌曲中所包含的的情感;但由于处于多动年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这就要求老师上课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授课,以便更好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 让同学们学会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 让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 让同学们产生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向英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2、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你们知道王二小的故事吗? 生:…… 师: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正在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想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的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的杀害了。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的张士奎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告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者方冰、曲作者劫夫根据这个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师:同学们,这就是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吧!   二、课堂授新 师:在学唱歌曲之前,我们先认真的聆听一下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 师:通过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我们可以把歌曲分为五个乐段: 第一乐段:二小放牛(第一段) 第二乐段:二小被抓(第二段、第三段) 第三乐段:二小带路(第四段) 第四乐段:二小牺牲(第五段、第六段) 第五乐段:怀念二小(第七段)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吧! 第一乐段:二小放牛(第一段) 师:第一乐段中,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 生:舒缓的。 师:同学们真棒!歌曲第一乐段叙述性的讲述了二小和平常一样在山坡上放牛,情绪是舒缓的。 师:接下来,老师唱一句,你们跟着唱一句,然后男生唱、女生唱,最后大家一起完成第一乐段的学习。 2. 第二乐段:二小被抓(第二段、第三段)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