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70538

湘艺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 第六课 花儿与少年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6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六,花儿
  • cover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花儿与少年》,对青海经典民歌产生喜爱。 2、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 3、能哼唱并用肢体语言表现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认识变换拍子,感受变换拍子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初听全曲 (创设一个情境,给学生一个目的,听全曲。) 师:同学们喜欢花儿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开满花儿的地方。(课件) 这里是中国青海省青海湖边的花田,现在啊,大家跟着老师,想象自己就在一片美丽的花海里,来仔细听赏这一首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改编的管弦乐曲。 (听完整) 师:听完之后,大家说说这首曲子风格是怎样的? 生:(轻巧、轻快、欢快) 二、复听: 师:是啊,大家说的都非常不错,要是我身处在这样美丽的花海中,我也会非常的快乐、开心,开心的想要蹦起来。现在,我要给大家一个任务,每个同学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跟着音乐做动作,碰到音乐变化的时候,就换一个动作,到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首曲子一共变化了几次。 (1)引子(小提琴) 师:前面两句是这首管弦乐的引子,把大家带入一个美丽、快乐的环境中 (2)分段 (做不同的动作来分段:拍手、摇晃身体,打拍子) (3)板书:引子 A B A 三、分段聆听 1、听赏第一乐段 师:刚刚同学们小耳朵非常的灵敏,把这首曲子的乐段都分出来了,现在,我们来仔细听听第一段。 (1)教唱主题一,找出主题出现几次以及主题每次出现的变化(速度变化、乐器变化) 师;现在我们打开书本,看看第一段的主题是怎样的,跟着老师把谱子唱一次。 (教唱第一主题谱子) (2)用肢体动作来感受 师:我们来找一找第一乐段里面这个主题出现了几次。(板书) (第一次:管乐 第二次:管乐弦乐合奏 第三次 :小提琴) 师:看看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课件) 师:虽然这首曲子是有民歌改编的,但同学们知道这些乐器都是西洋乐器,之所以用西洋乐器,是因为这首民歌的创作时间已经和现代比较相近了,那时这些西洋的管弦乐器都已经流入了中国。所以这首乐曲的风味会跟平常听过的原生态民族歌曲不一样。 师:用民族乐器演奏会不会更好? 师:好了,现在继续来赏析第一段,大家觉得这一段是在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啊? 生:像是一个少年在花丛中奔跑,抓蝴蝶。 (3)完整聆听,带上动作,想象场景 师:现在,我们就是那个小少年,我们在美丽的花田里奔跑,带上动作,和老师一起享受愉快的时光!(边做动作) 2、听赏第二段 师:刚刚欣赏了轻快的第一段,现在我们来听听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1)初听,感受与第一乐段的不同(拍子、情绪、乐器)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一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速度慢些,拍子由四二变成四三,情绪由欢快变得轻松,歌曲更悠扬 (主题出现第一次:大提琴 第二次:长笛) (2)教唱主题(边唱边画拍子) (3)复听,说出主题出现次数,以及每次的乐器、速度变化 (第一次:大提琴 第二次:长笛) 师:这一段讲述了什么故事呢 生:少年跑累了,躺在草地上休息、荡秋千等等 师:所以,这一段采用了四三拍这种很轻松、很舒适的节奏 (4)再听,模仿乐器,带上场景 师:现在我们就是草地上晒太阳的小小演奏家,大家拿好自己的“乐器”来演奏第三段好不好。(带领学生一起模仿乐器感受音乐) 3、听赏第三段 师:听了大家的演奏啊,仿佛我真的躺在了阳光下晒着美美的太阳,这时,来了好多好多小朋友跟我一起玩,一起在草地上追逐打闹 (1)初听,比较之前乐段 (2)找不同点(乐器、节奏、长度) 师:哪个聪明的同学告诉我,这一段和第一段又有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