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82339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81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9课,中世纪,城市,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 城市居民通过各种手段争取到自由和自治,从而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也使得城市更有活力,于是吸引到了更多的农奴,他们努力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进而在城市生产和生活,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中世纪的大学最初不是有计划建立起来的,而是逐渐自发产生的。大学源于教师行会和学生行会,大学在发展中也获得了自由和自治的特权。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通过之前对于西欧庄园的学习,学生对欧洲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材料和活动,了解西欧的市民为了争取自由和自治而斗争的史实,感知时代的变迁。 教学重点 西欧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学难点 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和发展的过程、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城市居民的身份、市民阶层的形成,思考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兴起读对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以中世纪糟糕的城市环境为导入,对比书中中世纪名言“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吸引学生兴趣。中世纪城市到底是什么样? 讲授新课 一、自由之风,风起何方?———自由和自治的城市时空坐标:中外对比,知道中世纪的起止时间和此时古代中国的朝代对照,为下文做铺垫,同时锻炼对东西方文明对比的能力。以材料回忆城市兴起的背景,找到早期兴起的城市位置。问题思考一: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解决重难点:随着西欧贸易的发展,城市重新发展起来,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是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过渡:要了解西欧中世纪的城市为何事自由的,可以同东方的城市相比较。问题思考二:中世纪城市和中国早期城市,兴起的方式有何不同?重难点:一般来说西欧中世纪城市最先事兴起于经济中心,然后才有政治文化的职能,有的城市甚至没有政治职能。通过材料解读,强化西欧城市是由于商业兴起———自由之风,起自商业兴城。问题三:中世纪城市和中国同期城市的管理方式又有何不同呢?材料展示中国的格局是皇帝掌管天下大事,拥有绝对的权威,对比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图,明白西欧的君主不掌握绝对的权利,君主和封建领主之间互相争夺权力,农民在涌入城市之后,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也开始要求更多的政治利益。展示背景:由于城市坐落在领主土地上,领主和市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面对这种情况,市民要怎么守护他们的权利?阅读课本思考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的相关问题。继续回答问题三,中国的城市由皇帝委派官员管辖,西欧的城市通过自治,打破了旧有的统治秩序。但是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对君主和领主的妥协。但是总体来说刮起了一股自由之风。市民开始享有政治权力。二、自由之风,吹向何人?———城市居民的身份1.通过问题解决城市居民身份获得等问题。引入下文,市民的增多使得城市发展越来越活跃。2.通过材料解读,认识到货币的价值越来越重要,逐渐社会分化,市民阶层诞生,其中最富有的那些人成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做了政治准备。3.过渡: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规范行业,出现了行会。出示材料,了解什么是行会。4.问题四:对比中国和中世纪的城市行会,可以发现中国的行会是政府控制商业的手段,但是中世纪行会有自己建立和管理城市的权利。市民阶层掌握了一定的政治地位。这才是他们可以实现自由和自治的重要途径。三、自由之风吹向何处?———大学的兴起1.了解大学兴起的背景、时间、起源、代表。观察大学的校徽,可以发现都和宗教、王权有关系。为什么会这样?2.大学的发展一开始的教育为教会所垄断,他们为了培养神职人员开办教会学校,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迫切需要一些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教会学校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