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22452

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666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二,必修,关系,位置,直线,两条
  • cover
一、教材内容分析 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本节课主要学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初中平面几何已学习过,而在坐标系下运用代数方法即坐标法,是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需要学生理解和感悟。两直线平行和垂直都是由相应的斜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并且研究讨论的手段和方法也相类似,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对比方法,以便弄清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不存在斜率时,容易得到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这也值得略加说明. 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坐标法建立方程的一般思路,为后续学习圆的方程及圆锥曲线的方程奠定基础。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学科素养A. 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B.会根据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 C.理解通过方程组给出的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 D.会利用法向量推导出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A1A2+B1B2=0和k1k2=-1,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两个条件解决有关垂直问题.1.数学抽象:运用向量法确定直线平行于垂直 2.逻辑推理: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3.数学运算: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4.数学建模:灵活运用两种方法判断直线位置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 难点:利用法向量推导出两条直线垂直与平行条件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 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1.两条直线的交点 点睛: 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在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这个点的坐标能满足直线的方程,所以为了考察l1与l2之间的位置关系,只要看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即可. 2.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与重合 (1)直线方程在斜截式形式下两条直线l1:y=k1x+b1,l2:y=k2x+b2的位置关系可用两直线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来进行判断,具体判断方法如下表所示. 位置关系 平行 重合 相交 图示 k,b满足 条件 k1=k2且b1≠b2 k1=k2且b1=b2 k1≠k2 (2)直线方程在一般式形式下两条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方程组的解的情况进行判断,也可用直线方程的系数进行判断,方法如下表所示. 方程组的解 位置关系 交点个数 代数条件 无解 平等 无交点 有唯一解 相交 有一个交点 A1B2≠A2B1 有无数个解 重合 无数个交点 存在实数λ,使得 3.两条直线的垂直 (1)设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为y=k1x+b1,y=k2x+b2,则l1⊥l2 k1k2=-1. (2)设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为A1x+B1y+C1=0,A2x+B2y+C2=0(A1,B1不同时为零,A2,B2不同时为零),则l1⊥l2 A1A2+B1B2=0. 点睛: (1)过点(x0,y0)且与Ax+By+C=0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A(x-x0)+B(y-y0)=0; (2)过点(x0,y0)且与Ax+By+C=0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B(x-x0)-A(y-y0)=0; (3)与直线y=kx+b(k≠0)垂直的所有直线可以表示为y=-x+m; (4)与直线Ax+By+C=0垂直的所有直线可以表示为Bx-Ay+m=0; (5)当直线l1:A1x+B1y+C1=0(≠0)与l2:A2x+B2y+C2=0(≠0)相交时,直线系(A1x+B1y+C1)+λ(A2x+B2y+C2)=0必过定点,此定点为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 一、问题探究 从初中平面几何中我们就已经知道,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与 l2 ;如果它们没有公共点,那么l1与 l2平行;否则, l1与 l2相交,而且有唯一的交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可以用直线的方程来表示,那么如何依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来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呢? 温故知新 (1)已知直线l1:x-y+1=0,直线l2:x+y+3=0,判断l1与 l2之间的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坐标,如果不相交,说明理由。 (2)总结怎样依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来考察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典例解析 例1 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 (1)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