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23837

第14章了解电路教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814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章,了解,电路,教案,2022-2023,学年
  • cover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一、复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4)能了解通路、开路及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5)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识别简单电路图。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能了解通路、开路及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电是什么 摩檫起电现象 ② 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③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让电灯发光 电路的组成 ②电流的方向 ③电路的三种状态 ④电路元件符号与电路图 ⑤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路的基本连接 ②串联电路图及特点 并联电路及特点 ③电路的设计 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电流强度 ②电流的测量 ③电流表 ④读取数据的正确顺序 ⑤如何把电流表正确的接入电路 5.测量电压 电压单位 ②电压表及使用规则 ③电压规律 ④串联、并联电路电压关系 (二)题型、方法归纳 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 例1: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AB、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也带正电,故AB错误;C、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显正电性,是由于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的缘故,故C错误;D、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D正确;故选D. 例2: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电视机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 A.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屏 B.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 C.电流方向从荧屏到灯丝 D.电视机使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中的电流方向不断改变 解:由题意可知电子的移动方向为从灯丝到荧屏,因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为从荧屏到灯丝.故选C. 例3:汽车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灯一定是串联 B.两灯一定是并联 C.两灯的电阻一定相等 D.通过两灯的电流一定相等 解:AB、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转向灯可以单独工作,所以它们是并联的,故A错误、B正确.C、由于两个灯泡的规格不一定相同,所以电阻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由于两个灯泡的规格不一定相同,所以电流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B. (四)归纳小结 1 电是什么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静电感应:由于电荷间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