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28787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4344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质量与密度,复习,检测,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检测题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出了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 g。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80 g的是(  ) A.一罐可乐    B.一个鸡蛋 C.一头蒜     D.一个大西瓜 2.“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真实写照。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银屏,为了让演员能够很轻松地举起大鼎(如图1所示),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  ) A.铜      B.铁 C.石头     D.泡沫塑料 3.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的体积逐渐变大,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4.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密度是a的密度的2倍 B.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 C.a的密度是0.5×103 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5.一个质量为500 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 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的质量是2.5 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 kg/m3    B.1.33×103 kg/m3 C.1.5×103 kg/m3    D.2×103 kg/m3 6.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过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 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踩成冰,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40 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ρ水=1×103 kg/m3、ρ冰=0.9×103 kg/m3)(  ) A.9 mm      B.15 mm C.140 mm     D.150 mm 7.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煤油 0.8×103 干冰 0.4×103 酒精 0.8×103 冰 0.9×103 水 1.0×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8.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盐水的密度;②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③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④测定一大堆回形针的数目。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ρ铁<ρ铜),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 10.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现铸塑一尊模特的铜合金雕像,所选模特儿的高度为1.7 m,质量为60 kg,若铸塑的雕像尺寸只有模特的一半,已知人的密度约为1.0×103 kg/m3,铜合金的密度约为8.0×103 kg/m3,则这尊铜合金雕像的质量约为(  ) A.30 kg    B.60 kg    C.120 kg    D.240 k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1.一根质量分布均匀地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其质量    ,密度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按如图3甲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再次调节天平平衡,重新测量,此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g。 13.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 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