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28953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2022_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0339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课,五四运动,课件,2022,2023,学年部
  • cover
(课件网) 第13课 五四运动 1、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与直接原因。 2、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3、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归纳其历史意义。 4、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 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 1919年1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耻辱性的外交失败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青岛主权 1、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2、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统治; 3、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很多特权; 4、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动脑筋 中国也是一战的战胜国身份,为何在巴黎和会上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这说明了什么? 弱 国 无 外 交 !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会集,举行示威游行。他们手执标语旗,散发传单和宣言,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五四爱国运动就此爆发。 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1919年5月4日) 运动过程 天安门集会 东郊民巷请愿 火烧赵家楼 运动开始后,学生们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拦,举行了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活动。 运动过程 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学生们在前门大街激昂讲演 北京学生爱国 游行示威队伍 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向政府呼吁爱国无罪,要求释放并积极设法营救被捕的爱国学生。整个中国沸腾起来了。北洋政府怕引起更大的风潮,5月7日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5月9日,北洋政府以为风潮已过,下令为卖国贼曹汝霖辩护,并起诉放火的学生,追究5月4日行动的主使人。蔡元培因同情学生被迫辞职出走。北京学生们对反动政府这种反人民的措施极其愤怒,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在街头讲演的北京大学学生 形式 运动过程 阶段 导火索 时间 地点 参与者及主力 口号 斗争方式 结果 第一阶段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5月4日———6月初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罢课 学生被逮捕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时间: 斗争中心: 运动主力: 斗争方式: 结果: 1919年6月 北京→→上海 学生→→工人 “三罢” 取得初步胜利 放学生 拒签约 罢国贼 扩大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方式 结果 第一阶段 (爆发)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誓死力争”“保我主权”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第二阶段 (扩大) 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镇压逮捕 1919年5月4日 1919年 6月3日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总结归纳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思考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表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学生 工人 北京 上海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全国 历史意义 学生 工人 商人 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其心可悯,其情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