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32201

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训练题:分析情节(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370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答案,情节,分析,训练,高考
  • cover
名著阅读《红楼梦》 1.阅读下列节选文本,回答问题。 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红楼梦》庚辰本此处眉批:“如此繁华盛极花团锦簇之文,忽用石兄自语截住,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节选文本作简要阐述。 2.在《红楼梦》第63回“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 探春掣的签画的是杏花,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①”; 湘云掣的签画的是海棠,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②”; 香菱掣的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黛玉掣的签画的是芙蓉,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③”; 注释:①封建士大夫多以日、天比君王。②语出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③语出欧阳修《明妃曲》“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嵯”。 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请任选一签,根据原著简要分析签中隐含了掣签人怎样的性格命运。 3.阅读下面《红楼梦》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让座。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大家倒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他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起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 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你从以上文字中读出了哪些隐含信息?请至少写出三点。 4.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1)探春在大观园的居所叫什么? (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 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其中一句“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被黛玉修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后又经过宝玉修改,变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听到此句,黛玉“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 (1)宝玉最后所改诔文中的“卿”字,本应指的是_____(人名)。 (2)黛玉为何“忡然变色”?她的这种心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简要说明。 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行酒令后第二天薛宝钗与林黛玉的一番对话,说道: 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