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50998

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歌曲《瑶山乐》

日期:2024-06-0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6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花城,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课
  • cover
瑶山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唱《瑶山乐》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在把握音乐和表现音乐方面还有待提升和加强。对于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接触音乐,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够对歌曲《瑶山乐》进行艺术加工,创造性的表现歌曲。对瑶族 风土人情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技能目标:使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学会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瑶山乐》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难点是为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 听唱式、表演式、创造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MTV,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一、导入课题   师:谁能来谈谈刚才这首歌所唱的主题内容?   学生回答。从学生的答案当中导出课题———《瑶山乐》。 二、探索与交流   让学生说说课前在网上查阅瑶族的有关资料。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美国的潘杰夫说:“所有的文化都有音乐,它们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使用音乐。”因此我们要听懂少数民族的音乐,必须了解它的相关文化和风土人情。我们可以通过网站搜索这个民族的服饰、民俗、音乐文化及相关介绍,现在就请同学来介绍一下。(略) 三、感受与体验   1、瑶族风情   课件展示:瑶寨风景、瑶族服饰、瑶族婚俗、瑶族长鼓舞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瑶族的风土人情,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大山为依靠,赶山、吃饭、逐山而行,世代流动繁衍,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迁徙最频繁的一个民族。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130个县。瑶族有30多种称谓,主要以头饰区别划分支系。订婚仪式上,瑶族妇女往男方来宾脸上抹泥巴,以图吉利,他们常常跳长鼓舞进行自娱自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瑶山乐》,共同感受和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生活吧!(播放音乐《瑶山乐》)    2、演唱主题音乐。   学生跟音乐演唱 3、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山乐》。 思考题:1)全曲分为几部分?   2)注意听刚才演唱的主题旋律依次在哪一部分出现?   3)听完全曲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瑶山乐》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同名管弦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展现了瑶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动人场面。全曲分为三部分,属于带引子的复三部曲式。 复三部曲式结构图: A B A 引子 ||:a :|| ||:b :|| c d c a b 尾声 第一部分:引子、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第二部分:主题音乐三、主题音乐四 第三部分: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四、实践与创作   1、给学生提供大鼓、碰铃、木鱼、响板、镲等打击乐器,学生为《瑶山乐》的主题旋律即兴配打击乐器伴奏,分成四大组,每一组配一段。在配打击乐器伴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部分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根据自己所演奏的乐器音色,商量好选一段主题音乐进行练习,教师也参与到学生当中进行演奏。教师可以选引子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用琵琶演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班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 第一组:引子 第二组:第一部分第一主题 第三组:第一部分第二主题 第四组:第二部分主题 再现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配打击乐器伴奏。 3、合奏《瑶山乐》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长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