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53341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练(沪科版)——4.1光的反射(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3031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反射,科版,学年,讲练,上册
  • cover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 了解光源、光的传播的定义。 2. 掌握光线和光速,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3. 掌握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 4. 掌握镜面反射、漫反射。 1.重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镜面反射、漫反射。 2.难点:光的反射规律。 知识梳理 一、光的传播 1.光源 (1)定义:正在发光的物体。 (2)分类: a. ① :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等。 b.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通电的电灯、燃烧的篝火等、手电筒、 ② 、砖石、所有的行星。 2.光的传播路径 光在空气、玻璃等同一种透明、均匀物质中沿 ③ 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a. 同一物质中;b. 均匀透明。 3.光线 (1)定义: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2)三个关键: a.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 平行光:相互平行的光线;太阳光近似认为是平行光。 c. 方法: ④ 。 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瞄准射击,三点一线,队伍看齐,一叶障目,坐井观天,立竿见影,皮影戏等。 5.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光的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a. 真空: ⑤ (最大)。 b. 略小于真空中的速度,约等于3×108m/s。 c. 水:约等于真空中的。 d. 玻璃:约等于真空中的。 巧记: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3)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①自然光源 ②月亮 ③直线 ④模型法 ⑤3×108m/s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 (1)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 ⑥ 回去的现象。 (2)相关概念: a. 一点:入射点,入射光线在物体表面上的投射点(O)。 b. 三线:入射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AO);反射光线,从物体表面返回的光线(OB); 法线,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ON)。 c. 两角: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OB)。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提出问题 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 2.猜想与假设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器材:光源、平面镜、可折转的光屏、量角器、刻度尺、彩笔等。 (2)实验装置: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让入射光线沿光屏投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径迹和方向。 (2)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光屏上是否还有反射光线。 (3)重新调整光屏,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都出现在光屏上,在光线上用彩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4)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方向,并在光线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5)用量角器测量每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到表格中。 (6)使光源沿着某条反射光线逆着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路径。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60° 30° 2 45° 45° 3 30° 60° 5.分析与论证 分析和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可知: (1)三线关系: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⑦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两角关系:反射角 ⑧ 入射角。 (3)光反射时,光路是 ⑨ 的。 6.交流与合作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 a.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便于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 b.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 便于测量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 (2)为什么选用可折转的光屏? 便于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为什么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多测几组对应数据,使数据具有普遍意义,不能仅根据一两组数据得出结论。 (4)实验时,室内光线明暗有何要求? 要求室内光线稍暗,便于观察。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