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53358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练(沪科版)——6.1-6.2 力、怎样描述力(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193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描述,怎样,6.1-6.2,2022-2023,学年,科版
  • cover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 了解力的定义。 2. 掌握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 3. 掌握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 4. 掌握力的示意图。 1.重点: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单位。 2.难点:力的示意图。 知识梳理 一、力是什么 1.定义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 ① 。通常用字母“F”来表示。 2.两个物体 一个力总是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 ② ,一个是 ③ 。 ①作用 ②施力物体 ③受力物体 二、实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提出问题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是否有力的作用? 2.猜想与假设 (1)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有力的作用。 (2)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没有力的作用。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用你的右手击打你的左手。 (2)用手拍桌子。 (3)站在墙面前,用手用力推墙。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右手击打左手,观察右手的是否疼痛。 (2)用手拍桌子,手感觉是否疼痛。 (3)用手用力推墙,自己是否能够站住。 5.分析与论证 (1)用右手击打左手时,右手对左手施加了力,右手也会感觉到痛。说明左手受力的同时也对右手施加了力。 (2)用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但手也会感觉到痛。说明桌子受力的同时也对手 ④ 。 (3)用手用力推墙,手对墙施加了力,但是自己会向后倒去。说明墙受力的而同时也对手施加了力。 6.得出结论 两个物体发生作用时,若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 ⑤ ,因此,力的作用是 ⑥ 。 ④施加了力 ⑤施力 ⑥相互的 三、力的作用效果 1.现象探究 (1)实验: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现象:箭由静止变为运动。 (2)实验:守门员用手接住飞来的足球;现象: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3)实验:用力蹬自行车;现象:自行车运动速度增大。 (4)实验:投出去的篮球遇到墙壁后反弹回来;现象:篮球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5)实验:用力拉橡皮筋;现象:橡皮筋被拉长,形状发生改变。 (6)实验:在纸上用力写字;现象:纸的下面留下痕迹,纸的形状发生改变。 2.探究归纳 (1)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 ⑦ ,也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变为 ⑧ 。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得出结论 (1)力可以使物体的 ⑨ 发生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 ⑩ 发生改变。 ⑦运动光滑 ⑧静止 ⑨运动状态 ⑩形状 四、力的三要素 1.现象探究 (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a. 力的大小:分别用较小的力和较大的力拉同一根弹簧,用较小力时弹簧被拉长较短,用较大力时弹簧被拉较长; b. 力的方向:分别向前和向后拉车,车运到的方向相反; c. 力的作用点:一个长方形块,立在桌面上,分别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它的上部和中下部,推木块上部,木块会翻倒,推中下部时,木块会沿着力的方向运动起来。 (2)探究归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力大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力的是三要素 力的 、方向和作用点 五、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 2.生活中常见力的大小 (1)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 (2)蚂蚁拉动树叶的拉力约为10-3N; (3)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推力约为6×106N; (4)扛起50kg化肥的力约为500N; (5)大型拖拉机的牵引力约为3×104~4×104N; (6)一个成年人对地面的力约为500N。 六、力的示意图 1.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 。 2. 用一个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 如果没有特殊指明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